谷歌以及安卓手机阵营,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没有信誉;隐私之战就是未来的数据,和商业模式之战,苹果的优势越来越大
文/智物科技评论
当谷歌在几天前宣布,计划效仿苹果公司,限制安卓手机的跨APP数据跟踪——不是现在,是两年以后。
苹果公司去年推出了让用户选择决定是否允许应用厂商跨APP追踪用户数据。结果,绝大多数用户选择禁止APP跟踪其数据。这一举措重创了Facebook等公司的广告收入。
但是,谷歌是受益者。大量的数字广告主会选择将其预算从ios平台转移到安卓平台。除了谷歌之外,还有三星以及华为、OPPO、vivo以及小米等手机平台。
过去一年,谷歌的广告收入增长40%,为317亿美元。华为、OV、小米的广告收益,当可以类比。
安卓手机的隐私保护相当让人生厌,背后是其巨大的利益链条
从屏幕指纹到折叠屏,安卓阵营的硬件创新层出不穷,但是美丽的外衣之下,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已经显露无疑。华为、小米、OPPO、vivo以及国内外众多数据营销公司的收益,将会与这一政策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直接的关系。
在各国政府的政要们了解,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灰色的利润地带之前,安卓手机公司和数字广告界,还有一段时间的蜜糖时间,至少两年。 日益崛起的全球中产阶级,很难信任安卓。
国内手机大厂短信营销时代的“黑手机”,演化到如今的“广告互联 手机”,进步实在是不大。
隐私沙盒,数据黑盒
苹果隐私政策实施之后,安卓与数字广告界狼狈为奸的关系更加暴露无遗,随着大量精准广告预算转移到安卓手机平台,这一领域的广告价格一直在上涨。
谷歌一直公开反对苹果激进、果断的隐私政策,替数字营销届张目。其负责人明确表示,希望与数字广告界合作开发新的标签系统。
2021年苹果隐私新政实施,重创Facebook等公司的收入。不久前,Facebook高管承认,这一政策导致其财务损失超过100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也跌去了数千亿。
Facebook对谷歌的做法要欣赏得多。该公司的广告生态负责人就表示,很高兴看到谷歌采用这种长期、协作的方式来保护隐私的个性化广告。Meta期待继续与他们和生态系统合作,加强隐私技术。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郎情妾意的警匪关系。
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只有苹果做好了用户数据的准备
Alphabet公司没有具体表示,将会如何实施其隐私保护新政。有一点可以参考,第三方Cookie的政策变化。
2020年,谷歌宣布将取消支持第三方的 络浏览器Cookie,时间表同样是两年。但是,“迫于”外界压力,谷歌宣布将其推迟。
过去数年当中,谷歌以及安卓手机厂商舌吐莲花,吹嘘各种潜在的数据保护技术和标准。问题是,隐私数据保护根本就没有黑科技,数字广告界推崇多年的所谓“数字指纹”技术,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超过80%的iPhone用户选择不允许APP追踪其数据,已经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信 。
隐私保护,安卓阵营与虎谋皮
如今的广告生态已经过于精准。当你在 交工具,甚至是日常闲聊中提到子女入学, 交信息平台、信息流广告就开始大量展示所谓国际学校择校的广告。
这是如何实现的?不是这些广告主能掐会算,真有什么黑科技,只是因为这些安卓手机充当了广告主的耳朵、眼睛而已。而政府、监管机构根本不了解这一运作,也不了解这一业态背后,是全球数千亿美元的生意。
《华尔街日 》此前的一篇文章当中,援引一位前数字广告人士的话,道破谷歌所谓的两年之后修改隐私政策的玄机。“在科技领域,两年意味着永远。谷歌实际上是用此做法,让数字广告界安心。”
安卓阵营为什么在隐私政策上一贯如此虚伪?2021年11月,中国国内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法生效,只有苹果公司透过邮件提醒了这一里程碑事件。
国内的安卓厂商不过是联合某些可信度不高,受自己豢养的非官方机构,宣称自己的隐私保护标准而已。
苹果一意孤行,将这一遮羞布撕下之后,谷歌以及安卓手机阵营突陷进退两难之局。不舍得那些来之极易的广告利润,也无法创造出苹果的硬件、生态收益。
华为鸿蒙最重要的功能不是为了自主创新一个所谓的生态系统,而是背后那数亿华为手机的老用户,可以用软件更新的方式,尽可能延长其在 时间,继续为华为赚到互联 的利润。
鸿蒙有没有创新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维系其老用户
这一模式的有害之处在哪里?《智物科技评论》(ID:IntellegenThings)最早曾经分析过,AI最大的应用潜力是让手机、电动汽车变成更了解用户,更能服务用户的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会无比依赖用户数据。
而不能与用户建立一个可信数据关系,就无法打开真正的智能机器人模式,比如健康医疗等等。想做这样的生意的公司很多,比如百度、谷歌。但是,至今真正在做数据模式准备的似乎只有苹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