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现金流突然断裂,企业如何度过财务危机?

全中国都在盼着上海的疫情可以早日结束,让大家过上往日的正常生活,恢复经济活力。

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有着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重要功能,还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它的存在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实在太重要了。

现在,上海的停摆将对整个进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

再加上疫情防控,人员几乎不能流动,服务业旅游业餐饮业都面临困境。

互联 大厂尚能通过线上办公继续发展壮大,但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可能就是“危急存亡之秋”了。

据美国《财富》 道,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还不到3年,一家企业如何能做到基业长青,对抗环境中的诸多变化呢?

随着疫情的肆虐,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一些企业为此停产停业

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疫情之下,现金流突然断裂,中小企业如何度过这次财务危机?

作为企业的老板或是经理人,我们不妨趁此机会,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为疫情结束后企业的发展积蓄力量。

01

越是困难时刻

越要理解什么是经济周期

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诞生于这经济飞涨的40年。

可是,我们在这种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里待得太久了,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一个真正的经济周期

只经历过繁荣,而没有经历过衰退。

以至于,当经济稍微开始下行,就会觉得寒风刺骨。

只经历过春夏秋的人,哪里知道还会有四季。

今天中国的GDP增速下滑到6%,跟以前动辄10%以上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

什么是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一般周期被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简单来说,经济周期就像是潮汐,起起落落、周而复始。

怎么应对经济周期?

关于应对经济周期,雷·达里奥(基金教父)给我们提过三个建议:

?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

?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

?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因为债务负担最终会把你压垮。

你的收入来自于你创造的财富。

你创造的财富越多,你获得的收入也越多。

02

打破传统运营理念

尝试新的营销模式

为什么许多公司老板会陷入负债?

疫情反复,生意难做,这是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还是在经营理念和模式上出现了问题。

许多人在创业(开店)后完全没考虑过客户从哪里来?来了之后如何成交?如何让顾客变成熟客和介绍朋友一起来?

这样的经营属于“一腔热血型”,对公司的整体规划没有任何想法。

这次疫情表现得非常明显,许多实体店老板嘴上抱怨“没有人流量”,却无动于衷,未使用任何工具进行互联 营销

并且抱着“赌徒心态”坚持经营,即便损失严重,赔钱也要继续开展业务。为什么?还不是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成本,舍不得放手。

其实只要转变一下营销模式,就能改变公司的窘境,但依旧有人选择回避。

就拿做短视频来说,因为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所以不少企业将宣传渠道转移到移动端,在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平台做营销,获取流量。

可有些老板直接来一句“不会弄啊”,然后继续守着店铺。既然如此,就别怪为什么生意这么差。

当你的同行们都在采用新的营销模式和平台去突破困境,你就要思考为什么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在当今 会生存。

改变,不是要你重头再来;

改变,是让你多一些经营手段。

当你搭建和运营自媒体矩阵之后,会明显感受到私域流量为企业带来的全新变化。

解决了运营思路和模式,接下来就是在管理中进行改革。

03

降本不是唯一出路

提高人效才能保持竞争力

困境之下,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放大了许多。如何带好团队?如何优化管理动作?如何取得业务结果?

大家都很焦虑,但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该怎么办呢?

外部环境越困难,就越要向内生长,修炼基本功。

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降本增效

很多公司在遇到危机时会把裁员当成降低成本的方法。比如,前段时间的大厂裁员潮,成百上千的裁人,这确实能缩减一定的成本。

降本增效最核心的,其实是增效,即提升人效

因为削减成本,只能解决资金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组织上的问题的,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

而提升人员效能,通过提升一群人的能力,促进营收的增长,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

国内某科技公司去年的人效是120万,今年提高到了180万,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同时带动了公司的业绩。

还有一家装饰公司,每一次的获客成本是1000元,通过提升人效,驱动员工做在线营销,获客成本只有不到500元了,这样运营开支就节省了很大的一部分。

人效,关注的是效果效率的问题。

即,同样多的人,能不能创造更多的、更高质量的产出?同样的产出,能不能用更少的人,用更短的时间去完成?

疫情之下,对于企业而言,提升人效尤为重要。

做好这一步,接下来就要解决“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04

做好现金流储备

给自己留有余量来应对危机

新冠疫情当前,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财务问题就是“现金流紧张”。

由于生产、经营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资金周转困难,面对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付,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巨大。

面对压力,小微企业可以先盘清自身现金流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内部节流外部开源两条路径来维持企业经营所需的最低现金流。

计算自身现金流主要考虑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两个部分,其中现金存量就是家底,比如手头有多少现金,账上多少活期存款等;

而现金流量就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能够收到或需要支付的款项,比如有多少应收的账款、多少应付的工资、多少应付的采购款、多少应还的贷款等。

这“现金存量+现金流量”就是未来现金流的情况,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只能撑1-2个月,在疫情之下那就非常危险了。

你的紧要目标是把只能撑1-2个月的现金流,提升到能够撑3-6个月

企业节流要吃透抗疫新政

在节流方面,小微企业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常规手段,比如考虑减产、削减日常开支、更换办公场地、团队轮休、维持员工稳定同时适度阶段性降薪等。

此外,为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近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政策,明确金融扶持优惠和企业相关税费减免等。

建议小微企业关注相关政策资讯,用好、用足政策提升自身现金流储备

05

特殊时期

企业应该怎么做营销?

事情总有两面性,疫情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也带来了对应的转型契机,它让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传统的销售模式和管理形态。

以前我们或许对传统的销售模式和管理形态钟爱有加,但不少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就会面临业绩崩塌式下滑。

疫情开始到现在,有3000多家旅游公司倒闭,1200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关闭,50000多家餐饮企业关门,2996家影视公司破产,30000多家企业倒闭,还有840万大学生等待就业,失业人群持续走高。

经过疫情的考验,众多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大多通过新媒体营销提供的崭新思维方式,找到了企业活下去的发展方向,从而走向数字时代前列。

比如,对于餐饮、线下门店、消费、零售等等这类企业,他们往往很困难,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门店进店人数迅速下滑。

对于这类企业,改革不止于营销,而是从业务角度,直接把战场从线下开始迁移线上,配合营销来宣传线上的产品

从前很少有人能想象得到,“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智能取餐”会普及。

但经过疫情的洗礼,智能化零售已经成为生活必需。

“疫情危机”对那些较早实现线上转型的企业影响并不大。

反而,由于较早布局新媒体平台,紧紧围绕年轻用户群体喜欢的 媒平台布局新媒体营销,疫情倒成为了这些企业实现增长的新机遇。

后疫情时代,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边界线将进一步模糊,谁能将产品、营销和服务融合得更好,就能在数字化道路上步伐迈得更扎实。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营销变革将以私域流量为主战场、新零售为主方向、实体经济数字化为终极目标。

未来谁能驾驭全域新媒体营销,谁就能抢先拿到数字化时代变现的金钥匙。

写在最后

孙子兵法有一句话:“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

2003年SARS来的时候,彼时的经济环境与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的中国经济总量总共才1.4万个亿,今天已经是14万亿了,是当年的十倍。

所以我们很难把这些必然或者偶然的要素全部考虑周全,然后跟2003年的SARS进行对比来得出,疫情接下来会怎样演变?

现在这个疫情将我们打回到同一个起跑线的时候,你的对手也是疫情之下,你的客户也在这个疫情之下,那么你到底准备好了吗?

所有的机会,都藏在变化里。

保持平常心,团结每一份力量,关注眼前能做的每一件事。

你要有乐观的心态,但是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这个时候,能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额外的。

祝你早日走出危机。

也祝你把这次危机,变成转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