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当地创投机构的投资策略骤然趋于谨慎。
Pitchbook数据显示,去年表现最好的美国初创企业A轮股权融资规模达到约2000美元,对应的企业估值则触及1.2亿美元;但随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过去两个月这两个数值分别跌至1000万美元与5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随着逾140家由创投资本支持的上市企业估值大幅低于其上市前的PRE-IPO估值,越来越多大型创投机构开始婉拒众多独角兽企业的后续融资邀约。
令上述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更惊讶的是,这些变化预示着美国创投机构对经济衰退风险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速。以往,创投机构可能会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出现后6个月,才开始逐步收紧投资策略,如今这个时间差仅有“1-2个月”。
“未来一段时间,众多初创企业或将面对更加严峻的股权融资环境,除非它们能实现超预期营收或快速迈过盈亏平衡点,否则他们将在众多创投机构面前吃到闭门羹。”这位美国大型PE基金副总裁直言。
投资策略骤然趋紧
“一年前,这是很难想象的场景。当时美元流动性仍然极其泛滥,众多资本纷纷追逐热门赛道股权投资,只要是生物科技、芯片研发、量子计算等热门赛道企业,都会引发众多创投机构争相抢夺认购份额。” 这位美国创投机构合伙人回忆说。如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骤增,无形间彻底改变了创投业界的游戏规则——如今美国创投机构只对已盈利的初创企业产生投资兴趣。
这意味着众多拥有不错技术研发实力但缺乏技术商业化能力的初创企业或将被创投资本“抛弃”。
事实上,这种状况还发生在不少独角兽级别企业身上。
3月下旬,美国生鲜杂货配送独角兽Instacart将企业估值下调约40%,因为这家企业意识到,若不主动大幅降调“身价”,众多大型创投机构将“离他而去”。
此后,多家美国独角兽企业也悄悄调降估值,争取大型创投机构的持续注资。
在他看来,这背后,是越来越多美国大型创投机构正在反思他们此前过于激进的投资策略。受2020年美联储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美股大涨影响,过去两年美国大型创投机构不遗余力地追捧热门赛道独角兽企业,导致他们估值远远超过其未来业绩增速;如今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窄,他们发现这种高估值状况正难以维系,不愿再“飞蛾扑火”。
“现在我们也在重新审视以往投资策略,一面尽可能压缩对估值偏高行业的投资,一面将更多资金投向业绩持续增长且估值相对合理的赛道。”这位美国大型创投机构负责人强调说。
微型VC产品“兴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导致当地创投机构投资策略趋紧之际,微型VC基金产品悄然火热。
所谓微型VC基金产品,主要是指募资规模在2000万-3000万美元,单个投资项目约在100万美元左右,主要聚焦种子期投资的创投类基金产品。
Pitchbook统计显示,去年美国创投市场共诞生339只微型VC基金产品,融资总额约50亿美元,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多位美国创投业内人士直言,微型VC基金产品的兴起,未必意味着美国股权投资产品业态发生重大转向。目前,越来越多美国创投机构仍希望发起大型VC/PE产品。毕竟,微型VC基金产品存在三大短板,一是管理费收入未必能覆盖基金运营成本,二是投资分散度未必足够,三是种子期的投资风险仍远远高于中后期项目,但大型VC/PE产品恰恰能很好解决上述三大短板。
“只要微型VC产品在美国经济衰退期间仍能创造良好投资回 ,一旦美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这些出资人(LP)将很大概率会向我们新发的大型VC/PE产品追加投资。”他直言。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