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门课超90分!湖北女学霸:屡获国家级大奖,如今成功保研北京大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华中师范大学2019级本科生余梓贤正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大学期间,她以勤奋为笔,与时间交锋,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勇于拼搏、不断突破,成功保研至理想学府,继续追寻“教育信息化之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华师青年的奋斗之旅,从中汲取拼搏的能量——

余梓贤,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优秀志愿者”“ 团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二等奖、“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金目奖二等奖等奖项。现以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保研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结缘华师,一路扬帆起航

2019年,高中毕业的余梓贤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向往踏入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门。初入这所美丽的百年学府,余梓贤便对“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何能够在博采众长、兼容并包、质朴坚实、刚强弘毅的华师氛围中展现个人价值,如何在这样优秀的平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她时刻思考的问题。

余梓贤就读的华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是学校建设“学科特区”、实行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于2020年5月30日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并成立。学部现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科学教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技术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成长于华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这片广阔舞台,大学期间的余梓贤始终坚持踏实求学,认真对待每一门专业课,积极主动与老师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她表示自己习惯将每一项任务当成作品去细心雕琢,喜欢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安静地待上一天,直到闭馆铃声悦然响起,踏着灯影满载而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三时,余梓贤的平均学分绩已达到91.64分,排名专业第一;保研综合成绩94.35分,排名专业第一本科阶段40余门课程成绩在90分以上。同时,她还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 十余项。凭借着优异的表现,余梓贤最终顺利保研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逐梦更辽阔的天地。

源于热爱,勇闯科研难关

《学习科学》这门有趣的课程,让余梓贤踏上了科研之路。她主动加入杨玉芹老师的课题组,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下,余梓贤开启了自主探索之路,通过努力,她成功自学SPSS、AMOS等软件,熟练掌握了基本数据分析技能。与此同时,对所学的教育技术领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理论学习离不开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课余之外,余梓贤积极参加学科相关竞赛,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运用到作品设计当中。在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上,她以负责人角色带领团队成员首次以交互式课件作品呈现“人脸识别”教学内容,最终荣获中南赛区一等奖。此外,余梓贤还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三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二等奖等众多奖项,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热心志愿,持续奉献自我

余梓贤表示华师教会自己最重要的一点是“责任”。为此,她承担了学部团委组织部负责人等多项学生工作,并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曾组织策划了“红领巾志愿者”“元旦礼品兑换”等多项与华师附小合作的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五月,在“2022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中,余梓贤以制片人身份和一位韩国留学生共同完成一部黄鹤楼主题纪录片的拍摄与剪辑,向全世界宣传武汉黄鹤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些经历使余梓贤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同时也让她有了更好的能力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服务更多的人。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未来等待余梓贤的将是一个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期待她继续以勤奋作舟,以刻苦为桨,驶向闪闪发光的梦想彼岸!

更多精彩资讯,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头条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