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蜘蛛 伸向四面八方的非法荐股信息,通过手机微信和 络直播等途径向投资者袭来。个人证券账户信息泄露,也让非法荐股的操作人员可以更精准地“收割”。投资者自己更要多一分小心、多一分清醒、多一分谨慎,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日前,投资者张冠突然接到来自香港的电话。
“我们公司新建了一个免费股票交流群,群里会有华泰证券的分析师推荐股票,很有经验。”一位自称“华泰证券”客服人员的人士向张冠发来入群邀请。几天后,又有一位自称是“天风证券”客服人员的人士对张冠说:“我们的老师是天风证券的分析师。去年收益率有68%。2至3个交易日会出一只股票。买了上次老师推荐的股票,我自己赚了4000元后给卖了。”
张冠是刚工作不久的“90后”,今年年初股市热起来时开始投入少量资金炒股,平时喜欢逛逛股吧,也偶尔刷刷视频 站上的证券投资“老师”授课。
“股神”出没寻“韭菜”
“这个股票,跌到8元时你们买进去等,绝对不会亏,这是个好股。”
“老师肯定知道主力庄家的动作。不然,怎么会买进和卖出都这么精准?”
……
诸如此类的消息不断在张冠所在的“股票交流群”里出现。
“真的绝对不会亏吗?”张冠很怀疑。
张冠所在的群名叫“抱团取暖迎新春08”。经过长期观察,张冠发现群内经常分享信息的“老师”所在机构为“橡树资本-游资密码”。
张冠说,“抱团取暖迎新春08”群里的“老师”多次强调:“只要严格按照指令操作,确保可以获利出局。即使万一亏损,也都有严格的止损点。止损点会根据个股来定。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亏。”
“你们是免费提供服务吗?”张冠觉得不会有“免费的午餐”。
“老师”回答得很“坦诚”:“我们会从您盈利的部分分成。具体方式是,您操作自己的账户,我们告诉您股票信息和具体买卖点位,盈利后再分成。投资金额如果小于10万元,那么按盈利部分的四六分成;如果投资金额在10万元以上,就按三七分成。您拿大头。”
真有这样的好事吗?张冠向朋友咨询。这位朋友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诫他要当心。
“此前,我也在炒股群里跟着‘指导老师’炒股,小赚一笔。后来,‘老师’反复暗示、明说甚至是逼迫式地游说我增加资金投入,还向我推荐配资软件, 称最高提供15倍杠杆,远低于市场月息。在注册认证后,准备缴纳配资保证金。尽管交易人员称,这个APP运营多年,而且是与多家知名券商合作的,但幸亏我在转账前搜索了这个APP的情况。结果发现已有多位投资者在 络举 ,该APP疑似虚拟盘,且在该平台配资交易盈利后无法提取现金。由于没有转账,我后来被管理员直接踢出了这个炒股群。”张冠的这位朋友说。
果然,在张冠试了几次后,“老师”就劝诱他加入“高级群”,前提是缴纳一笔会费。由于联想到朋友的情况,再加上“老师”推荐股票的市场表现也并不是像吹嘘的那样让投资者包赚不赔,张冠担心后续还会有一环扣一环的“诱骗”,就果断退群了。
事实上,张冠拒绝的正是非法荐股。与早年间在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出现的非法荐股相比,当前通过互联 和相关平台进行的非法荐股活动的“捕获面”更广,门槛更低。像蜘蛛 伸向四面八方的非法荐股信息,通过手机微信和 络直播等途径铺天盖地地向投资者袭来。个人证券账户信息泄露,也让非法荐股的操作人员可以更精准地“收割”。
非法荐股“套路”深
目前,非法荐股活动的“盈利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收取会员费、服务费、咨询费。比如,近期被广东警方查处的“黑心”投顾机构大连华讯,就通过在 络平台投放广告,以免费领取“金股”的噱头吸引股民关注。警方披露,据初步统计,大连华讯涉案金额高达27亿元,投资受损人遍布各地。
二是与“庄家”联手,吸引股民入场“抬轿子”。上海证监局披露的一个案例显示,不法团伙利用电话、直播间、微信群等途径进行“忽悠式荐股”,诱骗投资者高价接盘,掩护“庄家”顺利出逃。
三是不法分子通过在 交平台拉群荐股、直播间讲课,最后忽悠股民到虚假投资平台上投资,骗取投资资金或平台充值费。这些所谓“荐股群”大多是彻头彻尾的“骗子群”,群里从“管理员”到“老师”“助理”甚至是部分“群友”,皆由骗子伪装。
业内人士提醒,如果说第一类还与“股”相关的话,那么,第二类和第三类就是赤裸裸的诈骗了。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违法活动的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力度,大力清理 络和媒体违法信息,但“非法荐股”现象仍屡禁不止。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 交媒体、视频 站兴起为不法分子提供施展骗术的平台。除微信、QQ等平台外,随着视频 站兴起,一些所谓知识区领域UP主、证券投资大V队伍也是鱼龙混杂,其中不少UP主、大V以“荐基”“荐股”谋生,但并不合规。
监管难度大是非法荐股乱象难以根治的另一原因。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坦言:“从调查取证看,打击‘非法荐股’存在一定难度,此类案件查证难度比较大,需要很大耐心和持续投入。囿于执法力量和监管资源不足,打击非法荐股活动还没有形成合力。”
此外,不法分子越来越狡猾。张冠说,在他所在的“股票交流群”里,“老师”发的信息大多会采用图片方式发送,部分敏感词语会用谐音字代替。另一些案例表明,不少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身在境外,给追责和执法带来很大难度。
从严打击需合力
尽管有关部门持续从严打击非法荐股等乱象,但投资者仍频受侵扰。公安部 安局4月9日公布的一则案例显示,浙江宁波余姚 警大队近期查清了一个为境外“杀猪盘”开发和制作虚假股票APP的犯罪团伙。在抓获犯罪嫌疑人后,当事人才如梦方醒———原来自己始终在犯罪团伙模拟的虚假股市APP内转悠,根本从来没进过股市大盘。
专家指出,从近期“杀猪盘”等乱象分析,不法分子更多是利用微信、微博、 络直播室、论坛、股吧、QQ等互联 工具或相关平台进行非法荐股活动。由于 络虚拟电话技术水平的提高,打电话的形式也比较常见。在这种情况下,各方要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方面,应尽快完善对在 络上开展证券投资咨询行为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表示,诸如上述虚假股票APP、“杀猪盘”的案例不胜枚举。软件开发门槛、开发成本非常低,这种绕开应用商店“曲线下载推广”的虚假非法APP已成“杀猪盘”中的“利刃尖刀”。投资者一定要慎重,应到正规投资咨询机构咨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监管部门应更细致地划定合法投资咨询与非法荐股之间的红线。一方面,强调行为准入,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荐股和推荐基金需要相应执业资质,应严守制度;另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对类似在推荐后就暴跌的‘割韭菜’行为应进行追查和严打。”
对“荐股黑群”和信息贩子多藏身于 络 交平台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 络法治国际中心高级研究员臧雷指出,平台运营者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更积极主动地落实监测、 告和治理义务。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等多位专家认为,治理“荐股黑群”涉及 络安全、金融监管等多个方面,形成有效监管合力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有专家称,对部分具有明显市场危害性的新型违法手段的认定具有一定特殊性,一线办案人员亟需相关业务指导。“市场交易机构将持续加大对 交媒体相关股市 道内容跟踪和监测,并采取相应限制措施,包括交易所和券商交易平台。”田利辉表示。
田利辉进一步指出,非法荐股机构或个人可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及投资者的资金,操纵市场,获取非法收益,必须对采取不正当方式给投资者荐股、用违法手段操纵股票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否则,非法荐股将对股市生态造成巨大破坏,最终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针对目前股民信息通过证券相关APP大量外泄的情况,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建议,证监、 信、工信等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规范或技术标准,提高定期检查和测评频率,进一步提升此类APP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