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顺势还作出了4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更新至7.0版本。

不过这次改版的功能似乎都没取得太好的效果,在我看来,视频动态、强提醒已经被用户所忽略,没有掀起一丝风浪。

版本更新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月,带着体验感受再次来”看一看”微信的这次改版。

1

“看一看”诞生的背景

这既有外部的冲击,也有微信自身的问题。

1、短视频冲击

去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APP异军突起,看惯了呆板图文的互联 用户,迅速被其新颖的形式,极低的门槛,非同凡响的效果夺走了大量用户的手机使用时间。

2、同质化内容太多

用户的选择恐惧,也会造成图文被打开的概率降低。

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时,所有的账 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情,用户还真不知道该看谁的。因此,应该想办法把同质化内容整理整合,迫在眉睫。

3、劣质内容泛滥

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类广告党、标题党泛滥成灾。现在的朋友圈、微信已经失去了图文原本需要承载的价值。

“小程序禁止直接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增设管理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减小劣质内容泛滥的影响。

但朋友圈、微信群信息量太大了,全面整合优化的成本太高了,恐怕微信官微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开辟新的内容传播渠道、展示平台或许效果更好。

3、闭环属性

和微博、今日头条相比。

在绝大部分流量被头部IP占据的情况下,那些内容质量高,但用户基数小的账 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

他们的优势在于内容,所以急需一个新的,向用户宣传展示优质内容的平台。

2

“看一看”诞生的目的

“看一看”是结果导向的产物,所以微信目的性也十分明确。

2、通过用户过滤劣质内容,筛选出优质内容

3、充分借助微信强大的 交属性:微信运动、跳一跳

4、坚定地推崇去中心化模式,本可以做到官方推荐,像今日头条那样

3

实际效果

2、所有账 的点赞/好看数量都直线下跌

4

原因

1、私密性差异

和微博、QQ不同,微信天生就是一款主打私密性的软件,朋友圈评论仅共同好友可见。

只有整篇文章完全符合自己观点,又有一定深度值得推荐时,粉丝才会转发给好友,转发到朋友圈,这时候微信好友会了解你的态度。

点赞,是支持一下;

点好看,是种态度;

改版后,“好看”同时包含了原有的点赞+转发功能,这个时候的“好看”就不单纯了,涉及到个人隐私,心理负担加大,每次点击好看时肯定会再三斟酌。

因为微信好友里有家人、恋人、朋友、老板、同事、客户等不同属性的群体,面对不同的好友树立需要不同的人设,甚至隐藏自己的部分习性。

想想看。

要是在《怎么办,突然发现喜欢上自己室友》这种文章下面点“好看“,被女朋友发现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要是在《春节带薪年假1个月,这才是中国好老板》这种文章下面点“好看”,被总经理发现了,该怎么收场?

2、自主性太弱

这是一个人人追求自由的时代,用户不太喜欢被固定住。

1)”好看”不能设置分组

和微信朋友圈一样,有时我们会把部分动态设置为部分好友可见、某某好友不可见、仅自己可见等等。

但是只要你点了好看,你的所有好友都能在”看一看”发现你的动作

2)”好看”不能发表言论

但是点一个”好看”,别人就不会在乎分享者种种微妙想法,只会觉得这就是100%赞同。

如果仅仅只是 友,点个赞就点个赞,用不着解释那么多,可如果是工作生活中有交集的人,如我的父母,就算我只是随手点个赞,他们也未必这么想。

3)”好看”不能屏蔽

可是我及时知道了这少数几个人,也完全屏蔽了他们的朋友圈权限,但是他们的好看文章仍然会出现。

当”看一看”的小红点出现时,即使知道背后的故事,有强迫症的人怎么受得了。

3、文章精度无法保证

微信的初衷,是借助用户的阅读行为来筛选出优质的内容,效果如何姑且不论。

但是微信好友列表里成百上千个好友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每个人爱看的文章风格、属性肯定不一样的,如何保证其他好友认为”好看”的文章你也会喜欢,文章的精准度无法保证。

你妈妈认为好看的是“鸡汤情感文章”;

你奶奶认为好看的是“健康养生文章”;

你老板认为好看的是“股票涨跌文章“;

真能受得了吗?

微信坚持走在去中心化的道路上,但是借助用户阅读习惯产生的”好看”&“看一看”仿佛只注意到了质量,而忽略了精准性。

相较而言,今日头条根据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到精准推荐或许更值得借鉴。

4、用户习惯迁移成本高

前面提到了”好看”&”看一看”的分组、屏蔽、发文字等缺陷,回头才发现直接转发朋友圈似乎更方便了,朋友圈的功能反而更人性化。

如果你能忍受朋友圈的广告,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好看”&”看一看”。

同时就算你一个人使用了”好看”&”看一看”,但是你的好友都不使用,这也没有任何效果。

这就涉及到庞大的用户迁移成本了,毕竟10亿微信用户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5、微信官方的态度

另外微信官方的态度也令人拿捏不准,”看一看”与朋友圈在功能、内容上有重叠的情况下,二者居然放置在同一页面,朋友圈高高在上,”看一看”埋没在后面,能有多大效果可想而知。

总结来说:

做好内容垂直度、专注内容质量。

建立账 /平台矩阵,扩大影响力。

做好粉丝/用户运营,考虑 群方式。

你对这篇文章怎么看?

在留言区和小公举聊聊吧!

点击《投稿》了解详情,投稿邮箱:qw4659378@163.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17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