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农贸市场、智慧工地、统一支付平台……这些数字化场景在南昌随处可见

智慧农贸市场

  市民在智慧菜场可查询热门菜品交易排行;通过扫描购物小票上的二维码,可查看菜品溯源信息;建筑工地智能监测施工人员安全着装;“一次不跑”掌上申领生活补贴……在南昌这座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这些未来感十足的场景在日常的数字生活中处处可见。

  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南昌市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南昌抢抓发展机遇,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数字经济正成为南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智能化改造

  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幸福”

  一日三餐,市井烟火。农贸市场,不仅承载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也集中体现出一座城市的生活温度,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重要场所。

  室内空间宽敞明亮、地面干爽整洁、各类农产品区域规划明确、显示屏上公示价格、农产品溯源可控……这是位于新建区长堎镇花果山路265 的花果山农贸市场,集批发与零售、农贸菜场与零售百货于一体,是该区域最大的菜市场,也是新建区智慧农贸市场的“样板”。

  上午8时的菜市场熙熙攘攘,人潮涌动,在钢材结构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吆喝声、还价声此起彼伏,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每个档口以清新的绿色为主色调,对蔬菜类、肉类、水果类、水产类、家禽类、豆制品类、大小百货等进行明确分区。同时,每个商户摊位的上方悬挂信息展示屏,屏内展示摊主姓名、营业执照、菜品价格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既方便市民采买,也利于市场统一监管。

  据悉,花果山智慧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6776平方米,现有店面45间,各类摊位324个,设有农副产品检测室、消控室等,辐射范围广泛、客流稳定充足。2019年,该市场引进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立长效、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完善食品溯源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实现“价公示、联成 、可追溯”,不断为居民提供智慧便民服务,持续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智慧工地

  为项目戴上“安全帽”

  “刷脸”进出建筑工地、实时监测噪声扬尘、施工作业面可视化、基坑安全监测……近年来,南昌围绕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探索“智慧+”模式,“看”得见违章、“听”得见噪声、“嗅”得到隐患,让项目管理“耳聪目明”,深入拓展智慧工地应用场景。

  工人凭卡入场,刷卡立即显示姓名、工种等信息;通过VR身临其境体验各类安全事故场景;全方位实时监控工地现场的作业情况,抓拍违规行为……如今,在南昌的不少项目建设现场,各类“智慧元素”随处可见,为文明安全生产上了一道“智慧锁”。

  创新支付

  实现公共支付便捷化

  “很感谢政府,有了这么好的平台,我跟老伴通过操作手机就申领到了生活补贴。”62岁的市民袁爱花开心地展示到账信息。袁爱花和老伴都是因为早年疾病原因落下了腿脚残疾,以往夫妻二人的生活补贴申领需要前往民政部门窗口办理,对于行动不便的夫妻二人来说,出行是个大问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统一支付平台发放政策补贴资金,包括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实现城乡困难群众低保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部通过“i南昌”完成在线申请并发放至个人银行卡。

  据悉,统一支付平台作为“i南昌”基础支撑平台,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提升支付服务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改善 会民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