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货运,不该只是“看上去很美”

2016年,无车承运人试点开启,开始了我国货运业务从碎片化向集约化的发展。

2019年,为期3年的无车承运人试点结束,此时,全国已有229家无车承运企业,共整合货运车辆211万辆,约占当时全国营运货车的15%,提高车辆利用率15%,平均等货时间由2-3天缩短到9-10小时,司机月收入增加30-40%,较传统货运降低交易成本6-8%。

2019年9月,《 络平台道路货运经营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从2020年1月1日起,按此办法对 络货运进行规范化管理,暂行两年。“ 络货运”自此开启了爆发式发展模式

至今,全国已有1755家 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整合 会零散运力297万辆,整合驾驶员301万人。(数据截止至2021年9月30日)

从无车承运到 络货运,这匹物流界“独角兽”热度不减,备受资本关注。但是,在这个热门赛道中,“优等生”却非常罕见,更多的是平平无奇,甚至有形无质、不得要领的入局者。

络货运平台“优良率”:1.7%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开数据,全国现有1755家 络货运企业。如果以是否通过“A级 络货运平台企业评选”来评价一个 络货运平台企业的服务能力,并将其界定为“优良”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全国现有两批次共29家企业通过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的A级平台审定。相比1755的规模,优良率只有1.7%。

A级 络货运平台企业评估工作是传统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在物流平台领域的延伸,以团体标准《 络货运平台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为依据,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定期审定公示。这类 络货运平台企业通常在 络货运平台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服务以及车后服务市场布局等方面均走在行业前列。

络货运平台“不合格率”:47%

在目前全国1755家 络货运企业中,投入到实际运营的并不太多。很多拿到 络货运资质的企业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对税务不了解和自身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省市申 的数量虽多,但实际运营起来的极少。

如果将这些实际平台业务少(甚至无)、数据不合规的 络货运平台企业视为“不合格”的话,那么这一部分会占比多少呢?

从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1755家 络货运企业中,第三季度有293家企业未上传运单,536家企业未按要求上传驾驶员位置信息,粗略估算,“不合格” 络货运平台占比达到了47%。

除了头部1.7%的“优良”平台,以及尾部“不得要领”的庞大47%之外,剩下的51.3%运营得怎样呢?

51.3%的骨感现实

对于这51.3%的 络货运企业来说, 络货运所描绘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图景,而现实中的运营感受则是:不能说很给力,只能说还有些掣肘。 络货运作为物流行业“独角兽”,为何会有这样的槽点?经过走访,我们发现,在一些企业眼中, 络货运只是“看上去很美”。

络货运的运营槽点:

1. 络货运平台推广难:原本以为搭上互联 +的春风,物流业务也将迎来“井喷”,谁想到第一步就给难住了,平台推不出去,没有知名度,就没有司机和货主来注册,何来业务?

2.平台运力开发难:前身作为物流公司,手上是有一些运力资源的,但是既然要做 络货运了,靠原来的那点资源肯定不行,就算拉来个大货源,也没有能力接,现在的司机虽然多,但是个体户都很分散,平台在没有知名度的情况下,很难吸引到他们。

3.货源组织难:没有过硬的运力池,很多好货源也是拿不到的,平台没有知名度,就吸引不到业务,这就陷入一个死循环。

5.无法真正落实一单制:在实际的业务流程中,从上游货主到平台调度,再到下游的实际承运人,再到最后的单据归集、财务对账,这一系列流程,中间可能出现一些调整和临时调度,平台对这些真实具体的业务场景缺乏应变解决方案,导致业务流程无法真正落实一单到底。

6.业务数据难合规:如果一个平台与实际业务流程无法做到定制匹配,那么平台业务数据必然会遇到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补录数据的情况发生。 络货运平台作为物流信息化的典型代表,应该是让物流业务简化、优化、智能化,怎么反倒掣肘物流业务的开展呢?

7.操作繁琐可用性差: 络货运平台的操作越复杂,货车司机的线上操作习惯就越难养成,那么平台就无法实现业务的在线管控。

8.外部接口对接障碍:目前市场上很多 络货运平台,属于标准化或低定制化产品,缺乏灵活的外部接口,可能对于简单、少量的业务场景还能应付,一旦发展到一定的业务规模,需要扩展功能、对接外部接口的时候,就会束手无策,推翻重来的情况屡有发生。

9.数据汇总、开发能力缺失:数据要素作为大数据资源已经在各行业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领域也一样,对于 络货运企业来说,运营数据的汇总、沉淀、开发利用,对于企业的决策、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但是,能做到数据汇总、开发的平台少之又少。

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的 络货运平台企业都有遇到,在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时,很多企业会开始怀疑 络货运真的是好的模式吗?

毋庸置疑的是, 络货运作为物流新业态,必定将迎来更加高速的大规模发展,作为数字经济在物流行业的典型代表,经过无车承运试点,以及两年的运行,已经趋于成熟,充满了发展活力,并且诞生了一些优秀的样板:6月,满帮在纽交所敲钟,成为“货运数字化第一股”,11月12日,路歌向港股提交了申请书。充分体现出物流新业态蓬勃的生命活力。

络货运平台正迎来巨大机遇期和发展关键期,新的管理办法将引领其踏上规范、健康、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使其在新的历史阶段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供应链构建透明、健康生态,在“双循环”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如何争抢“ 络货运”潜力赛道?

对于 络货运平台经营者来说,应该紧跟行业规范的引导,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选对、用好 络货运平台系统,帮助企业真正提升经营效率,让平台真正散发数字魅力,带领物流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那么,一款深度定制化的能够真正贴合实际物流业务、功能落地、操作性强的 络货运平台软件,以及专业的运营帮扶、政策咨询服务,将成为 络货运平台稳步成长发展的关键。

指南车 络货运平台软件对多种物流业态提供全流程支持,特色功能包括:

业态支持:支持三方运输、大件运输、公铁联运、配送、罐式运输、大宗运输等多种物流业态。

运营分析:运营指标在线监控、智能分析,统一KPI考核,助力打造运力供应链平台。

货源开发:支持自有货源、开发货源、货源人模式、物流转包等多种货源开发模式。

运力开发:支持自有运力、合同运力、车源人模式、注册运力等多种运力开发模式。

调度派车:支持派司机、派承运商、循环派车、批量派车、抢单、竞价、询价等。

在途监控:在途车辆可视化监控,实时跟踪在途车辆定位、轨迹及异常信息。

票据管理:进项票在线核缴、销项票在线登记。

财务结算:账期结算、按单结算等多种财务结算方式。

数据可视化:全流程作业、运力池等可视化监控,辅助科学决策。

AI智能算法:智能调度、智能配载、智能动态线路规划。

指南车注重 络货运的业务流程研究,基于我们对物流行业六大业态真实业务场景的理解,以及对企业实际业务的深度调研,为企业提供资质申请,以及技术、运营、生态圈对接等 络货运一站式服务!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获取更多物流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