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形各异、科技感十足的电动车新品,到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方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3万平方米的汽车展区成了跨国车企的大型“秀场”。
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本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到36.6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展区汇集了全球十大汽车集团,全面展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未来愿景。
(本届进博会汽车展区以“智能引领未来”为布展主线,图为福特汽车展区。郭阳琛/摄影)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则认为,从供给端来看,芯片短缺、疫情反复和价格上涨等因素,短期内依然会冲击汽车生产与供应,而信息技术和能源革命则将推动汽车产业生态重构;但从需求端看,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会给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这将给汽车消费带来总量和结构上的升级。
争相比拼电动化赛道
今年进博会汽车展区以“智能引领未来”为布展主线,整个汽车展区也以电气化、智能化以及汽车芯片的成果作为展出的核心。
据了解,包括沃尔沃V90 CC在内,沃尔沃汽车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了旗下6款电气化系列展车,比如沃尔沃旅行车V60、豪华旗舰型SUV沃尔沃XC90及RECHARGE车型等。
福特汽车也正全面加速向电气化、智能化转型。全新福特EVOS、智能纯电SUV福特MUSTANG MACH-E等齐齐亮相第四届进博会展台。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福特MUSTANG MACH-E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19公里,在零下40到6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能保证85%以上的电量。
为何跨国车企热衷于大秀电动技术“肌肉”?在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政策与政府事务副总裁王静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开启了百年一遇的技术变局,中国下一个最主要的经济引擎将会是新能源汽车和绿色经济,电气化的技术革新将为汽车行业发展带来全新动能。
在此基础上,通用汽车预计到2035年实现全球新款轻型汽车的零排放,到2040年实现全球产品与运营的碳中和;2025年到2030年,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350亿美元用于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研发;到2025年推出超30款纯电动汽车,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车型将在中国上市。
与通用相似,捷豹路虎也提出了电动及零碳发展路径。据捷豹路虎中国政府事务及联席办公室执行副总裁李洁介绍,捷豹路虎将在2039年实现整个供应链、产品和运营的零碳净排放。
据介绍,捷豹路虎预计在2026年的纯电销量占比将达到20%,实现100%电动载体化;2030年纯电销量占比60%,所有车型都将有纯电车型;2036年纯电销量占比100%,100%销售零排放车型。
瞄准绿色与智慧未来
除了电动化,更具未来感的氢燃料车型也是汽车展区备受关注的另一大焦点。
在米其林展区门口,一辆Mission H24氢能源赛车十分吸睛,这也是在本届进博会中的首票通关展品。据了解,米其林为该款赛车量身打造了包含46%可持续材料的新款赛事轮胎。
据介绍,米其林和佛吉亚合资公司森碧欧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在行驶过程中,除水蒸气之外没有其他物质排放,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零排放”赛车。该车将于2025年的勒芒耐力赛事中首次登台竞技。
作为氢燃料“铁粉”,丰田汽车新款MIRAI车型也在本届进博会中亮相,最大续航里程可达850公里。据悉,新款MIRAI将承担北京冬奥会运输服务任务。现代汽车集团则展出了氢燃料电池专用SUV车型——NEXO、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应急救援车和城市空中出行模型等未来氢能移动出行产品。
作为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博世也通过本届进博会向中国市场首次展出了氢燃料电池电堆测试台架。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产品采用模块化和平台化设计,当与配备博世自主开发的智能控制平台同步使用时,可为客户产品建立高精度的测试条件和环境,获得更准确的测试数据。
支持自动驾驶的智能车道、全智能的城市交通调度系统、没有拥堵的城市道路体系,让地图上的路况始终保持绿色……在未来城市中,除了使用清洁能源大幅降低碳排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也将是车企着眼未来的努力方向。
据了解,福特智慧模拟平台通过模拟中国特有道路状况,以及AR技术等创新出行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交通效率,比如在城市搭建自动驾驶车道、增加更多搭载车路协同技术的车辆、智能 联及自动驾驶车辆等。
此外,今年1月份,福特汽车在中国正式实现了车路协同技术的量产应用,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车路协同技术量产应用的整车企业。
齐心破解供应链难题
“汽车产业的‘缺芯’危机目前没有缓解,而且愈演愈烈。”博世集团旗下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在本届进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芯片供应虽然在有效恢复,但需求增加更快。
“目前,全球汽车市场都在受‘缺芯’问题影响,芯片需要放在控制器里才能使用,主机厂除非自己做控制器,否则拿到芯片也没办法用。”陈玉东预计,今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的压力会更大。“如果到年底,那些完不成预定生产计划的车企,大部分是受‘缺芯’问题影响,是供应链短缺造成的。”
“我在芯片行业从业20多年,从来没碰到过像今年这样严重的情况。”针对全球汽车产业“缺芯”潮,德州仪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也表示,当下汽车智能化、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我们一台车能够卖的销售额可能仅有1~2美元,但现在一台车的销售额最高就能达到几百美元。”
姜寒认为,“缺芯”并不单纯是芯片企业供应量短缺造成的,客户有时对于芯片的需求前后变化非常大,这也是造成“缺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此外,芯片企业也会面临原材料供应是否及时的问题。
德国伟巴斯特中国区总裁严和宁也表示,芯片短缺是一场全球性危机,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市场上所有的零部件,也正在开发本地产品,以保证未来(在芯片和原材料供应上)更加独立。
事实上,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不断进步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外开放政策在支持着汽车产业的全球发展需求。正因如此,各大企业开始加强本土化的投入与建设。
据介绍,在过去10年间,博世在国内的投资额已累计超过500亿元。在软件开发领域,博世继在湖北武汉和山东烟台两地设立研发中心后,今年在江苏南京新落成了研发中心,并已于10月份投入使用。而在湖北武汉,除了研发大楼将于2023年落成外,博世转向系统新建的低速与高速试车场也将于今年底正式启用,以满足本土客户测试需要。
福特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成军华也认为,在中国市场发展,供应链本土化和生态链本土化都非常重要。例如,福特汽车通过利用百度的技术优势以及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来打造自身的科技感、体验感。
“目前在中国工厂,米其林已经在运用最新科技生产最新的产品。公司最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轮胎,也是中法两国研发中心合作的成果。”伟书杰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