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学习类APP:游戏推广等乱象丛生 如何从源头上“建闸”

最新进展!知错就改,小天才接受消协整改建议对违规APP立即下架。

8月18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消协”与小天才公司召开“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问题整改沟通会”。三地消协建议小天才公司公布通告、采取根治措施堵塞使用漏洞、停止销售经营相关平板电脑、暂停相关宣传,并与消协组织建立投诉直通渠道。对三地消协组织提出的整改建议,小天才公司代表当场承诺全部接受。

此前,有消费者购买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发现许多含有血腥、暴力、犯罪的游戏及广告,一度引发热议。

国家层面对于未成年人的上 问题已经非常重视,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专门增加了 络保护专章。

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研究人士表示,个别乱象的存在跟相关法律是否严格执行有一定关系,也跟法律实施的时间相对较短有一定关系。想要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做好保护,离不开学校、政府、家长、 络产品提供方等多方的合力。

测试

学习APP的另一面夹带广告诱导消费

除了这类交友内容比较常见之外,还有个别学生发污言秽语或脏话的现象,并引起其它学生的跟帖、围观和起哄,在评论区互骂“掐架”。

“我要当学霸”APP【朋友圈】板块部分截图。

“初中历史”APP部分广告推荐截图。

还有一些学习类APP把观看广告变成了学生获得相应学习权益过程中的强制选项。

分析

小公司“自杀式”变现目标群体并非核心用户

“这些都是很早之前就有的问题了,国家相关部门也雷霆治理了很多平台,大平台现在已经没有这类现象了,小平台可能监管还没跟上,再加上最近忙着双减。”一位曾在多家K12行业头部公司任职的资深运营人士张锋表示,这类信息对用户,对平台,对行业,对国家,都没有任何利处。

“大平台只会去删这种内容,甚至封 ,不可能作为运营手段。”他解释称,凡是做过 交尝试的,基本都出现过这类问题,监管成本太高,索性直接砍掉 交功能。此前他所在的团队也有过打算做学习 区/论坛,设几个运营人员维护话题,提高用户黏性,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讨论学习问题,结果非学习问题的内容量远大于学习问题的内容量,在运营的半年期间,被管控了好几次,“国家对于大平台盯得很紧,而且同行也会相互举 ,最主要的是自己管也管不住,成本太高”,在张锋看来,这种运营模式是被证伪的,所以后来大部分机构基本就不再做了。

不过,教育行业资深从业者李博称,教育类机构一般不会把自家APP的流量去卖给第三方的广告,“因为如果公司自己去导流消化去卖一些课程,利润会更大。”

对于上述APP中出现的婚恋广告,李博分析称,婚恋APP的用户受众和中小学生群体并不匹配,一般此类教育机构的运营人员不会接这种投放。“我觉得这类弹窗广告比较多的APP大概率是没啥其他的变现方式了,存在一定的‘自杀式’变现的情况。因为能关注游戏/婚恋的学生,都不是变现的核心用户,他们都不会购买课程。很多购买课程的学生都是有一些自主学习意识的,或者被家长管得比较严的学生。这些学生用的学习软件,绝大多数家长也在用,家长发现之后绝对会举 /禁止孩子使用等。”李博说。

在王琳的观察中,大部分APP都会有信息流广告,不过她也表示,学习类的APP大部分变现还是以卖课为主。“像头部已经有很大的品牌声量了,不靠广告为生,关于卖流量,看具体每个公司的想法和策略吧。”

破解

未成年人的触 络风险问题已经有法可依

在学习类APP各种乱象屡禁不止背后,郝盼盼说,“如果沉迷于 络,未成年人可能会把线上接触到的不良信息和行为转变到线下,进行模仿。其次,由于这类不良信息产生的刺激更强,容易让未成年学生丧失对学习和正常人际交往的兴趣,逐渐荒废甚至退出学业。此外,针对未成年人的 络产品中推送的婚恋交友板块,也容易给犯罪分子实施不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造成重大威胁。”

郝盼盼认为,“这意味着对未成年人的 络保护在立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在 络信息和移动互联 时代,未成年人的触 以及其所面临的 络风险问题。我们现在在这方面已经是有法可依了。”

不过“徒法不足以自行”,郝盼盼说,仅有法律还不足以自动地解决这些问题,个别乱象的存在跟相关法律是否严格执行有一定关系,也跟法律实施的时间相对较短有一定关系。在他看来,上述这类乱象主要指向了产品的生产方或者软件服务的提供者。“对于未成年人使用的 络产品,生产提供方应该设置专门的未成年人服务模式,满足这些管理要求。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也应该是屏蔽了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部分,推送的应该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容易接受且对他们成长有帮助的内容。”

“想要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做好保护,离不开学校、政府、家长、 络产品提供方等多方的合力。”郝盼盼总结说,除了 络产品提供方以及家长方面要有所作为之外,学校要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来提高未成年人的 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 络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 信、公安,工商行政等部门也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不断出台新政策新举措,划定可能影响未成年身心健康和成长的 络信息的种类范围和判断标准,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博、张锋、吴琳均为化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