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还未走远,“双12”即将来袭,话说,小伙伴们不是在“秒杀”,就是“在秒杀的路上”。在秒杀抢购活动中,明明电脑 速飞快,却怎么也抢不过别人,注意了!跟你比赛的,可能是一款抢购软件!
据新华 道,近日,国内首起制售“秒杀神器”的案件宣判,案件中涉及的抢购软件名为“黑米”,一度是 络“黄牛党”趋之若鹜的“神器”。这款恶意软件能在购物 站上,避开或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实现机器自动登录、自动批量下单、自动付款,抢占其他正常用户的下单请求,最终抢购到秒杀商品。这种方式更具隐蔽性、专业性,严重侵害了国家 络信息安全。
一、这些恶意软件需警惕
1、病毒程序
病毒是指通过复制自身,感染其他正常文件的恶意程序。被感染的文件清除病毒后可恢复正常,也有部分被感染的文件无法进行清除,此时建议删除该文件,重新安装应用程序。
2、木马程序
木马是一种伪装成正常文件的恶意软件,通常通过隐蔽的手段获得运行权限,之后盗窃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行为。
3、盗 木马
这是一种以盗取在线游戏、银行、信用卡等账 为主要目的的木马程序。
4、Office宏病毒
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微软Office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一旦打开该类文档,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于是宏病毒就会被激活,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此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该类宏病毒,且会转移到别的计算机上。
5、广告软件
广告软件通常用于通过弹窗或打开浏览器页面向用户显示广告,此外,它还会监测用户的广告浏览行为,从而弹出更“相关”的广告。广告软件通常捆绑在免费软件中。
6、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是指通过 络将自身复制到 络中其他计算机上的恶意程序,有别于普通病毒,蠕虫病毒通常并不感染计算机上的其他程序,而是窃取其他计算机上的机密信息。
7、后门程序
后门程序是指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远程连接到用户计算机,并获取操作权限的程序。
8、可疑程序
可疑程序是指有第三方安装并具有潜在风险的程序,程序通常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并且在安装后会完全对用户隐藏。此类程序常见的有HTTP及SOCKS代理、远程管理程序等。
9、测试代码
被检测出的文件是用于测试安全软件是否正常工作的测试代码,本身无害。
10、恶意程序
其他不宜归类为以上类别的恶意软件,被归类到“恶意程序”类别。
二、防范恶意软件有高招!
随着恶意软件种类的增多,其带来的危害也是越来越大,恶意扣费、远程控制、隐私窃取、恶意传播、资费消耗……该如何防范恶意软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呢?
1、在可靠的应用商店下载绿色的应用程序,这样可大大减少恶意程序的入侵。
2、在不接收数据的时候,关闭蓝牙和WIFI。很多用户都会将蓝牙和WIFI处于长期开放状态,但这种功能存在潜在危险,将会把恶意软件带到手机上。
3、为自己的 络设置复杂密码。为了防止手机或电脑被恶意软件侵入,需在个人安全设置中加以防范,设置复杂密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安装杀毒软件和防护软件。一般恶意程序侵入,杀毒和防护软件会进行提醒,帮你阻止恶意程序入侵。
5、可运用应急的 络访问控制列表或防火墙规则,来阻止恶意软件的入站或出站 络流量。
6、补丁更新,对Java、Adobe和相关的第三方软件进行定期更新。
三、加强法律监管,打击恶意软件
目前,国家对 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相关法律日趋完善。2017年6月起实施的《 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 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其中第六十三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不得从事危害 络安全的活动,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 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 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工信部发布《公共互联 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据新华 道,为进一步健全公共互联 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升应对能力,近日,工信部发布《公共互联 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突然发生的,由 络攻击、 络入侵、恶意程序等导致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 会危害或影响,需要电信主管部门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进行了四个等级的分类。这四个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