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对OA行业需求如此乐观

核心要点:

1、OA公司信创营收来自两块,一块是老客户要升级适配,工作量很大;一块是很多单位用了十几年前的OA系统,要上新的。

2、接触过的信创项目,没有低于100万的,现在这个阶段都是政府客户信创为主,金额相当于重新上一套系统。现在做OA信创的利润率至少在50%。所以信创毋庸置疑成为了各大OA厂商和集成商的重心。

3、OA信创领域,致远有先发优势,它天生的基因就是做政府和金融行业,因为在北京,会上信创的一定是项目百万级的大客户。泛微和蓝凌也会明显受益,这是整个行业的机会。

4、OA信创领域能够进来的OA厂商并不多,不会超过四五家。竞争肯定会有,但是老客户抢不走,所以存量客户结构是最关键的。

信创市场的凸显是中兴华为之后,国家对安全可控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一个高度,十四五当中把国家自立自强放在了战略地位。以一国之力推动这个事情,这个行业非常大。信创未来几年是IT产业的重点,从底层IT软硬件到上层的应用软件,参与厂家都会享受到行业的大红利。

今天说的是OA厂家的信创话题,就是上层应用软件这块,很多人不了解OA这块对应信创的厂家做的是什么。

营收来自两块,第一块针对已经用了它系统的客户,首先你要升级他的系统,2019、2020年之前上的系统肯定是不支持信创的,早期OA厂家的产品并没有考虑到适配。升级完以后各个客户采购的国产软硬件型 不一样,要做大量的调制适配工作,工作量很大。第二块营收来自政府以及用了很老的OA系统的单位,用的还是十几年前的OA系统,比如某ERP大厂的,现在它自己都不做OA了,这些客户还比较多,信创对系统要求比较新,所以这些单位就想趁这个机会换成头部OA公司的产品,去匹配信创。几家OA厂家信创这块都是最近几年最重要的增长点,都已经做了提前的布局。

比如某证券公司,最早替换的是IBM的domino,2016年替换,合同金额超过四百万。2020年证监会要求12月份必须实现公文系统信创落地,它花了五个多月进行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国产化,公文系统信创花了100万左右,去年年底公文上线以后启动了OA信创迁移,又花了四百万。

还有一个是替换类型的,比如某市国资委用的某ERP大厂的OA系统,2020年6月份启动了信创项目,首先买了一套头部OA企业的系统替换,迁移了历史数据,再迁移到信创环境。历时8个多月,合同金额三百多万。

发现信创的主要成本在适配国产化软硬件环境,信创的主要工作量不是在OA系统本身。用户都知道OA怎么用,主要工作量在适配国产软硬件环境,做测试,比如数据库兼容和功能测试,大量工作量花在这块。适配金额通常不低,我接触过的信创项目,没有低于100万的,现在这个阶段都是政府客户,相当于重新上一套系统。这块的利润真的很高,我们公司做过测算,软件毛利率90%,25%-30%利润率,但是做信创的利润率至少在50%。所以信创毋庸置疑成为了各大OA厂商和集成商的重心。

Q:是否意味着大量的存量客户都要替换,主要是哪些行业的客户?

A:不一定是替换,但是一定要实现信创,可能我原来上了泛微、致远和蓝凌的OA,需要进行升级。有的单位用了很久的老的OA系统,就要重新替换。但是他们一定要做信创,这是国家强制的要求。为什么我们特别看重这块市场,是硬性要求,省不了。

Q:头部OA公司里面,谁的信创弹性最大,原因是什么?

A:致远有先发优势,它天生的基因就是做政府和金融行业,因为在北京,会上信创的一定是项目百万级的大客户。其他的公司也会明显受益,因为是整个行业的机会。

Q:头部OA公司是不是在快速扩充人员?

A:有个误区,信创不需要开发新功能,所以不需要太多人员,是信创环境中做适配,国产就四十多种,操作系统,中间件,CPU,每个适配完以后就没啥事情了。为什么信创的利润率高于普通项目,就是这样的。

Q:OA市场信创之后变得多大?

A:信创涉及的东西太多,你想想全国党政单位两年了换了不到十分之一,未来五到六年都会持续,党政机关、银行金融单位,都会替换。

Q:景气度会持续多久?

A:十年之内不会考虑信创需求萎缩,一定是增加的,峰值大概在2025年。具体到OA的信创,未来两年党政和金融行业客户根本做不完,每个项目周期也是半年往上的,我觉得两年时间政府都做不完,各级政府太多了。

Q:信创利润率比较高,听起来还是很惊讶的,之前我们跟踪四川省,他们做信创规划,做应用系统替换的时候也是针对工作量定价的,适配工作量比较小的按照正常的15% 价,完全更新上系统的 价按照原来的80% 价,阶梯 价有没有遇到过?

A:这个情况是正常的,客户让OA厂家 价都是针对工作量 价的,基础是工作量。漏了一块是有的单位要上新系统,就拿前面提到的某证券和国资委为例,都要上新系统,这个证券公司采购了一套新版本的OA。工作量这块,软件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所以阶梯 价没错。但是信创的特点是什么,国产操作系统、CPU、中间件就40多种,要不停的适配,每家买的硬件不同,如果做好适配以后,这块就不需要投那么多人了,所以信创的成本逐渐降低。如果我做了一个证券再去做另外一个证券,利润我可以做到80%-90%。信创我接触到的合同和 价利润率不会低于50%,通常情况下更高。

Q:信创里面电子公文先行,OA先替换,但是到了行业信创这块,就没有提到电子公文先行,而是业务系统替换,这两个差距下,行业端是否会慢一点?

A:这两年大部分都是党政和金融,党政的核心就是公文,一定是从党政开始,接下来就是金融行业。OA有一个特点,它看起来不是特别重要,但是所有人都要用,比如 销,审批,OA到现在已经涵盖到门户、第三方系统的集成,它在日常应用系统里面位置很高。某证券公司公文是去年做信创的,今年财务、绩效所有的模块都搬到信创环境了,年底就会上线。

Q:传统OA也是产品加实施吗?

A:是的,就看产品占比大还是实施占比大,政府光公文这块修改就要1000多人天工作量,软件的毛利率就来自人天工作量。软件企业想赚钱核心就是降低人力成本,信创很少涉及公文开发,基本就是适配国产软硬件,前面比较艰难,后面价格不会降得太多。

Q:利润率这么高,产品又没有新功能,竞争是不是很激烈,价格战明显吗?

A:现在能够进来的OA厂商并不多,不会超过四五家。竞争肯定会有,但是老客户抢不走。就比如说致远,做了国投系统,它本身的客户大概率还是用致远来做信创,为什么要去换一套OA系统呢,所以之前谁占据的头部客户多,它的优势就更大。这部分客户里面不存在太大竞争,因为已经进去了。

Q:信创集成商有软件开发能力,他们也想卖软件,第一批换公文系统,集成商做进去的多吗?

A:集成商做进去的多,有些是直接跟OA厂商签合同,OA是应用系统的一小块,集成商做总包,除了OA还有应用系统和硬件,集成商负责打包。我们国家有十个集成商能够做信创,这十家一般是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OA系统总包,跟着十家集成商合作的,OA就分给泛微,致远,蓝凌,数据库分给海量等数据库。集成商是这么分的。

Q:银行这边做OA信创,预算是单独的吗,还是一起的?

A:大部分是单独的,我不能这么武断说全部都是单独预算。今年四月份我接触的一个自治区人民银行,它的OA就是单列的。但是广东某个市场管理局就是打包的。它按照工作量来计价,具体多少工作量你要说服客户,测算出来的数字得到客户认可才行,这就要看谁更加专业了。

Q:去年党政先做电子公文,但是电子公文只是OA的一部分,有没有哪些政府部门先换了电子公文,没有动OA?

A:这个现象很普遍,国家来不及所有东西马上满足信创,大家都知道刚做的东西都有问题,刚开始大家都做得很艰难,先落地公文,再落地会议、督办这些东西。刚刚讲的某个国资委是整个换了,但是如果是原来已经有了OA的头部客户,一般会比较稳健。

Q:一些头部大型机构会自研或者外包OA,是否会因为信创难度大,直接外采成熟的OA厂商的产品?

A:信创这个事情一出来,自研这个路就堵死了,很难再去做自研。信创这一两年开始的,很多大企业评估项目比较谨慎的,今年开始大部分都外采了,找几家厂商来PK。

Q:OA产品差不多,是否信创阶段核心竞争力是原来的客户结构的占比?

A:可以这么理解,越是头部客户做事风格越保守。争夺比较激烈的就是用了十几年前的旧系统的客户,原来的客户基本上服务还不错,占领得比较好。

Q:老客户的订单和新客户订单比例?

A:老客户比例8成以上。OA这块东西有二十多年历史了,存量还是很大的。中小企业、私人企业没必要做信创的,还是刚刚讲的头部客户会做信创。

Q:适配是到了成熟阶段吗?

A:现在不是完全成熟,这些国产软硬件厂商还在完善,我们也在跟着适配,但是成本下降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Q:刚刚提到适配还在不断进行,是否可以认为后续信创带来的适配的新增需求是持续释放的?

A:是的,只要投入工作量去做,就免不了要持续做。比如某个证券公司的信创适配已经做到第六期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