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
神奇宝贝
宠物小精灵
精灵宝可梦
无论是哪一种译名
口袋妖怪可以说是我们这一批次的人心中永远的经典
2016年口袋圈发生了许多事情
作为一个口袋迷
KK在知乎上找到了一篇相当赞的总结
谨以此文
献给我们最爱的口袋妖怪
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662856
每个人对于2016年都有自己不同的回忆,小弟作为一个普通的口袋迷勉强站在个人立场上回顾一下这一年。
口袋日月:官方中文翻译风波到全新的游戏系统
作为20周年后续中的最大动作,《口袋日月》游戏绝对是2016年最大的焦点没有之一,然而早在日月发售前夕,已经节奏满天飞了。导火索则在于年初发布的“官方中文”
毕竟中文使用地区并不止中国大陆,翻译兼顾各种地区以及各种版本。统一的官方翻译迟早要来,但是并没有办法阻止大家的争论和吐槽。
国区玩家20年中基本采用了初次引进的动画《宠物小精灵》无印篇中的翻译,同时还有诸如“肥大”等由于早期盗版翻译问题而根深蒂固的昵称。
除了香港地区对于皮卡丘翻译的抗议和游行,大陆玩家对其中一些官方翻译进行了“无情”的吐槽。比如乘龙=拉普拉斯。日月尚未发售,已经节奏满天飞,这种景象也并不是很常见。
或者说,日月的发售就是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官方翻译只是一个开始,之后更新的各种信息热度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地区亚种成为第二个槽点,相比于阿罗拉六尾,“椰蛋龙”显然占据了更多的关注:
吐槽归吐槽,这一代游戏既有惊喜也有失望。
IGN给出了9.0的高分,更多地是对于这一作创新的鼓励。
各种颠覆性的革新使得这一作游戏“焕然一新”。
道馆-秘传技系统的更改以及骑乘系统的优化都令人眼前一亮,同样的还有Z招以及尬舞,同时主线剧情可以说是丝毫不亚于XY和BW。然而,我个人最为喜欢还是各种增加的生态信息,使得这个世界更为真实了。刷闪孵蛋这作也算是极为“友好”。
然而,问题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高分背后依旧问题多多。
相对单薄的二周目还是难以和前代相比,同时3D建模虽然已经大幅优化,然而依旧存在锯齿,更不要说画面卡顿的情况。这并不是3DS机能的问题,只是对于机能利用开发严重不足。
然而瑕不掩瑜,玩家还是买账的。
截止到2016年底,《口袋日月》的销量已经突破1400万,超过XY总销量已经很稳,超过初代红蓝宝石也值得期待,个人对于《口袋日月》的销量的预计是在DP和GS之间,通过20周年以来各种宣传和利好消息,超过NDS(1.5亿装机量应该是3DS不能比的)时期DP可以期待一波,但是很难再挑战金银时期2300万的现象级销量。
就在前些日子,口袋银行系统已经更新。七世代已经整合完毕,而且梦幻Z,点击就送!日月的销售仍在继续,七世代也在不断更新,作为3DS末期的游戏,日月算是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然而对于复刻的期待也在与日俱增。
XY动画:从高潮走向完结
年初之时,口袋动画还在XY的中后期,谁也没能预料到之后的走向,一贯地喂糖,以及小智逐步扩充和壮大的队伍,已经成为了历代中最强的精灵组合之一
然而,原本“无人问津”的动画,却在小智几集打入决赛之后,打破了平静,各种带有迷惑性的宣传以及官方有意无意的标题把各种眼球吸引到了卡洛斯联盟的决算赛场。也勾起了观众们对于20年冠军等待的回忆和讨论。
显然官方根本没有让小智夺冠的打算,套路依旧在延续。
令人愤怒的地方在于,连输都输得如此“漫不经心”:最后没有认真刻画一场本该精彩的MEGA对决而是选择强行地输掉比赛,引发全球观众的爆炸。
YOUTUBE上、B站上,甚至维基百科上(编剧的维基百科被修改为小智输掉决赛中在家中死去)面都能隔着屏幕感到观众的怒火。
闪焰团的剧情算是历代反派剧情中比较“良心”的了,也算是XY中最后一个高潮剧情了,单独来看确实不错,放到历代反派剧情中也算数一数二。
然而,很显然大家的关注点还在能否通过剧情反转拿回冠军这个点上面,原本的高潮剧情却在大家注意力已经严重转移的情况下上演了。
显然闪焰团的剧情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也没能获得应有的评价,但是这个锅还是得由官方前期的喂屎来背。
口袋XY的动画显然没有在完美中结束,小智20年来再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而瑟妹也按照套路离开了自己的心上人,不过走之前的吻算是给所有观众发了一波糖。
这可能是XY后期的写照,输掉冠军但是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反派剧情,女主离队但是走之前发个福利。官方以一种微不足道的福利安抚寄予厚望而失落的观众们。而XY前90%的优秀剧情也因为最后的10%蒙上了阴影。
Pokemon Go的迅速火爆与急速冷却
穿插在动画和游戏之中的则是一个手机游戏引发的“轩然大波”。正是今年的现象级APP——《Pokemon Go》。
作为留学狗,算是亲身体会到了这一款游戏迅速的火爆以及火爆之后急速的冷却
作为增强现实版的手游,POKEMON GO并不是口袋系列的正作,培育和对战系统上也大幅修改了原作的设定。简化后的系统使得上手极为简单,以收集代替战斗升级,类似舰娘喂船的系统使得老少咸宜,甚至老年人都能紧跟风潮进行游戏。
游戏上线伊始,本人就被莫名其妙地拉进了6个不同地区的POKEMON GO群聊,当时的盛况现在还历历在目:
我漫步于密歇根安娜堡市的市中心,正在收精灵,一位看着至少50岁的老妇人主动向我走来,指着屏幕中的呆呆兽和我说:“Could you please show me how to catch that bear?”(原话大致是这个意思)我有99%的把握肯定她应该是没有接触过口袋系列作品的,然而依旧陶醉其中。
为了收精灵和孵蛋,当时还和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小伙伴一起结伴坐火车(美国的慢速火车真的适合孵蛋)来到芝加哥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精灵分布:
我们兴奋地在密歇根湖边的芝加哥大学校园中找到了鲤鱼王。那个时候几乎没有的留学党话题中都有“抓怪”等内容,我们很多人也以此作为 交手段认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简化的系统固然可以为游戏上手提供便利,但是以收集替代养成的模式注定不是长远规划,3个月之后,POKEMON GO的颓势就已经显现,口袋正作游戏能够20年保持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养成系统,可以在长时间内吸引玩家培育各种各样的精灵。然而,POKEMON GO只能通过收集抓捕方式不断强化精灵,一旦收集元素被消耗殆尽,游戏的热度也会随之耗尽。
于是,POKEMON GO开始上线151只以外的精灵,同时配合各种活动,以挽回人气:
但是,这种努力本质上是无力回天的,即使推出了新精灵和新的活动,依旧会在短时期内耗尽新元素(即新精灵),无法培养长期的关注和游戏人群。
比如配合圣诞节推出的圣诞帽皮卡丘,以及在万圣节更新的鬼系精灵活动(这个活动很尴尬,初代151只有鬼斯是鬼斯,不得不拿可拉可拉过来充数)等都属于这一类,短时期内或许可以挽回一些玩家,但是活动一过,这个游戏很可能就被放在手机中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了。
目前,被拉进的十余个游戏群聊中已经基本没有动静,少数玩家还在坚持孵蛋以及收集全图鉴,更多的同学已经告别了这款三个月热度的游戏:
目前二世代的精灵已经推出,比如小电怪,但是游戏热度没有丝毫回升,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游戏已经没有可能恢复到最初的热度。
然而,POKEMON GO作为AR游戏的一种尝试已经非常成功。POKEMON GO掀动的热潮对于口袋来说依旧价值客观,品牌知名度和价值都得到提升,其中一部分就反映在日月的销量之中。
日月动画:从抵触到接受
如果说年末动画上面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精灵宝可梦:日月》的动画了。从PV公布开始,围绕这一作动画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画风的剧变使得很多人觉得根本无法接受,马上就要退坑的感觉。PV中间歇性的精灵崩坏可能是最大的黑点,没有之一。
其实,日月动画释放出的信 在于口袋再次准备狠抓子供向市场了,自BW动画之后,动画一直都在追寻弥补年龄断层,吸引新鲜血液的方法。然而,总是在新老观众玩家之间难以兼顾,也有不少败笔。
日月动画显然这次下定了决心开拓子供市场,甚至冒着得罪老玩家的风险。
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怀着好奇或者猎奇的心态,去看一看这个“三女主”的阿罗拉能搞成什么样子。日月现在已经播出到13集,然而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糟糕。画风变化但是并没有过度崩坏,也能逐渐适应小智的新形象了,只是对于火箭队的新造型还是不大能够接受。
从剧情来讲,目前洗级还不算太过严重,皮卡丘甚至刚刚出场就和神兽交手。官方也在有意无意地兑现一些老梗,比如大木博士的名字叫大木雪成。(参见剧场版《雪拉比超越时空的遭遇》)日常向的剧情做得没有大问题,同时结合了游戏中各种生态设定,使得动画元素现在看还并不枯燥。
从结果上来看,日月动画大胆的举动现在还是收获了一些成效,时常进入TOP10的收视率,以及力压《妖怪手表》的表现,都是始料未及的,预计中的暴死并没有出现,当初喊着退坑的人(包括我)现在也老老实实接着追。
然而,《口袋日月》的动画尚需要时间考验,现在评价还为时过早。
口袋系列动画的收视率规律一直是新世代伊始拥有高收视率,在同一世代中单调递减,然后下一世代再创高收视率,循环往复。
我们现在看到的收视率应该是日月动画中最强势的时期,能否保持住这样的收视率延续下去才是日月动画真正的挑战所在。
目前的TOP10收视率虽然不能和初代动画14.8%的现象级第一收视率相比,但是已经非常难得,如果能够延续,对于剧场版票房以及旁支游戏、正作游戏后续销量都是极为有利的。
剧场版电影:无力回天
相比于在游戏、动画领域中频繁出现的各种热点和关注,口袋的电影却在票房下坡路上稳步前行,再一次刷新了票房最低记录。
不到22亿日元的本土票房算是口袋系列电影的新低了,这在口袋宣传强势,利好消息不断的2016年而言,算是一个失败了。没有神兽刷脸的造势,这一作比前作《光轮的超魔神》的票房还要低3亿日元。
与前作相比,没有了神兽激斗,而开始走起一种不多见的温情路线。
电影的质量只能说一般,回复到XY初期剧场版的水平,故事并不差,然而这样的剧情绝对不出彩,更无法挽救日益低下的剧场版票房。19部电影还是在失意中告终了,不禁让人担忧明年20周年的剧场版的票房以及引进前景。
未来的期待
无论遗憾还是感动,惊喜还是失落,2016都年已经消逝,2017年还是“盼头”多多的一年:
比如20周年剧场版
口袋系列史上最大的“天坑”——摄影师凤王终于得以出镜,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期待。
电影的标题以及预告片中的《目标是宝可梦大师》都让人感到情怀满满。尽管预告内容现在依然不多,但是仅这亮点已经足够让人期待了,只奶一口引进中国。
不知道2016年算不算是口袋“官方搞事情”最多的一年,或者说“大新闻”最多,但是确实节奏不断,总是各种消息、争论和热点并存。
无论如何,似乎关注人数大大增加,年初我刚刚关注这个话题的时候,貌似只有13K关注者,现在已经翻倍还多了。
作为口袋迷这一年如同之前的每一年一样,既有期待,也有惊喜,既有失望,也有愤怒。
不同的是,2016年关于口袋妖怪相关的喜怒哀乐,我得以在知乎上面和各位进行交流分享。
小弟是2016年1月份第一次在知乎的口袋话题下面回答问题,到现在正好一年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人,有幸能够在知乎上面认识这么多朋友,在专栏里也感谢各位的捧场。作为知乎的新人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欢迎各位指正~
祝大家鸡年大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