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匠打造IT大平台

印象中,工匠总是两鬓斑白的中老年,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终有成就。而在当今队伍年轻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青年员工正成为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主力军,他们凭借着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苏州工行信息科技部特色业务平台组软件开发岗的胡天协,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敬业、精业、不断奉献自己青春岁月的青年工匠。

2011年初,苏州工行的特色业务平台开发主要依赖外包。但从胡天协入行后,从一个小小的水费业务开始,他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分行特色业务产品的研发工作,独立制定了一个又一个重点科技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他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砝码,使苏州工行特色业务研发的天平,逐步开始从以外包为主,向以自主开发为主的方向扭转。数年间,“苏银通”业务、常熟 银平台、分行e缴费平台、财政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等一个个自主研发的服务平台,构筑起苏州工行特色业务大平台,为分行节约了上百万的外包研发支出。

2015年4月,工总行推出合作方交互服务平台(F-COSP),苏州工行开始了长达三年之久的特色业务平台迁移任务。自2015年7月以来,多达六十多个分行特色业务在正常运行环境中的平稳迁移,成为了胡天协承担的最大难题。为了节约外包支出,他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独立完成了分行所有主机接口的改造工作,编写了一套核心的主机业务构件模块包,并对所有项目逐一分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科学规划了项目的迁移顺序,保障了迁移过程的顺利。翻开他2016年的考勤记录,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周末,他都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熬夜加班投产新的业务。在攻关的2017年,他更是几乎放弃了所有周末的休息,加班加点赶进度,独立承担了诸如存量房中型项目的迁移工作,更是抓好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的工程质量,终于在2017年6月迎来了迁移任务的收官,苏州工行不负所托,交出了一份客户放心、总行满意的答卷。

在信息化时代下,工行正需要这样的青年工匠,他们传承了上一代员工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品质,又具有年轻人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能力,使得工匠精神薪火相续、代代相传。(工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17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