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老年人的用 难,事关每个家庭。聚焦互联 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专项行动,明确了帮助老年人更好应用智能技术的一系列措施,并鼓励互联 企业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方便老年人用 ,相关部门和业内有哪些举措正在推进?
【“长辈模式”推出】
上挂 、手机约车、移动支付……这些数字生活中的便利场景,也许就成为一些老年人的“痛点”。
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 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 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50岁及以上占比达28%。加大力度推动软件、 站等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工信部此前明确要求互联 企业加快包括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等在内的信息无障碍改造,让老年人可以用到更多界面简单、操作简单的服务产品。
多家互联 企业也推出了具体的举措。比如,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厂商明确,要基本具备“老年模式”“长辈模式”,提供大字 大音量播放等服务,在可操作性方面进行全面规范。一些App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在线使用培训视频教程。
【子女可以“远程协助”】
通过技术手段让子女可以“远程协助”,也是适老化改造的方向之一。
以vivo为例,通过同一操作码的获取和输入,子女可远程操作父母的手机界面,替父母打车、线上挂 等,与此同时,手机桌面可以快速添加常用联系人,增设放大镜功能,提升体验感。据悉,未来“远程协助”将支持 络语音功能。
【建立健全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标准体系】
适老化,意味着产品设计理念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本,为老年人赋能。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2.2万家从事“智能养老”相关业务的企业。面对庞大的市场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品质十分重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