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以来,宁夏经济运行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但当前全区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4月25日,宁夏日 开设“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栏目, 道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举措成效,关注重点行业企业应变克难、化解危局的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做法,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实现“进”的目标。
政策红包直达快享 外贸企业逆风破浪
4月23日,在宁夏粤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宁夏粤泰”)的监控屏幕上,10万级口罩车间的各个生产流程一览无余。截至2021年末,这里的KN95口罩日产量从原先的60万只提升至约80万只。
2020年10月,该企业生产的400万只KN95口罩,由宁夏苏银产业园运往天津港再由海运发往泰国,至此开启了海外销售。
2021年,宁夏粤泰在发展中遇到了新挑战。
随着国内生产销售医用防护用品的企业越来越多,该公司的订单明显缩减,导致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公司面临的压力很大。正当企业为资金着急时,银川市兴庆区税务局通过数据筛查,主动对接该企业办理退税,2021年共为其办理了245万元的退税。
“从申 材料的收集、发票勾选认证到电子税务局的使用,办税人员全程答疑。”李洪炎说,仅5个工作日后,税款就退到了企业的账上。
有相同体验的还有宁夏西鸽酒庄有限公司。“每次办理退税业务,几乎都能感觉到办结时间比上次短,效率越来越高了。”该公司会计胡艳霞说,办税速度和效率的提升,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现在已经习惯在电子税务局办理各项业务了,有智能客服的帮忙,办啥都特别方便。”
减负纾困,让交通运输企业“跑”起来
2020年以来,客运量断崖式下滑,营业收入大幅减少,我区最大的客运企业宁夏天豹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面临的“困境”。
今年4月,好消息传来。来自中央和自治区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通过退税、减税、免税、缓税、降费等方式,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制造业、困难行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四种主体,助力工业经济提动能,力促困难行业复“元气”,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交通运输行业也是此次关注的5个重点领域之一。
“公司收入在减少,但人员工资,车辆维护、设备折旧,这些成本都没少。”她说。
来自国家统计局官 发布的数据,疫情之后的2020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较上年均有大幅降低。“这个降幅至今都还没缓过来。”张锐说。
此次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纾困政策,无疑就像一场“及时雨”:2022年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根据3月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为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减负纾困,企业有难,援助之手就伸向那里。
为让物流企业快速“跑”起来,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 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的“一断三不断”要求、保障货运物流畅通高效。
减税为中小企业研发“加油添薪”
“减税降费的大蛋糕,我们也会享有一份!”4月23日,谈到最近中央和自治区减税降费的支持政策,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喜于言表。
4月,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我区一系列减税纾困的政策出台。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可实行一次性扣除等加速折旧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减免税额目前详细的还没有算出来,但对公司的发展弥足珍贵,能让我们有力盘活资金,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宁夏汇川信息部门总监王川说。
面对疫情和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宁夏汇川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以顾客为中心建设智慧工厂,走“定制化”的不同寻常路。
数字化的变革带给宁夏汇川的不仅是快,还有质的飞跃。“我们的数字化工厂能处理复杂度非常高的产品,传统模式一天只能用一种面料生产一种款式,现在可实现每天不低于2000件不同款式、不同面辅料、不同工艺产品自动制版与裁剪。”王川说。
目前,宁夏汇川资产达1.5亿元,年产能2亿元以上,服装设计、裁剪、整烫技术在全国服装行业处于先进水平,拥有知识产权50项,是全国纺织行业最具竞争力的500强企业之一。
宁夏金融助力企业“破冰”前行
“这项金融服务,不看‘砖头’看专利。在‘惠懂你’App上操作一下,建行的贷款就到账户上了,对企业真是方便。”近日,同心县宁夏大斌家纺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主营毛毡加工、销售,已经取得了11项专利,是同心县首个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
“自疫情发生以来,原材料连年上涨,马上又到了羊毛收购季节,到现在采购款还没有着落。咨询了好几个银行,厂房抵押贷款流程复杂,额度小,难解燃眉之急。”该企业负责人说。
对此,建行同心支行第一时间选派客户经理前往企业了解情况,并指导企业依托“专精特新技术企业”证书快速获得建行“善新贷”400万元融资支持,并通过该行“惠懂你”实现贷款快速发放,及时缓解了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
让金融服务精准触达,为“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建行“善新贷”是实现24小时自助申请、签约、支用和还款的纯信用贷款,帮助缓解“专精特新”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纾解企业“眉头” 政策直达心头
当前,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和营收减少、拖欠账款增多、原材料价格高涨、人工和运输成本攀升等挑战,为中小微企业纾困成为当务之急。
一笔主动服务的退税“红包”,就能为一家外贸企业减轻肩头的担子;一笔及时发放的贷款,就能为一家科技企业缓解现金流的“干渴”;一项精准直达的优惠政策,就能为一家交通企业助力稳定供应链做好保障……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纷纷传递出鲜明信 ——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全力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我区发改、财政、金融、税务、交通等部门也陆续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减负纾困。
所有的政策指向,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力促困难行业复元气,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
保市场主体,是一道加法题。在现金流上做“加法”,其中,信贷支持可谓“雪中送炭”。今年以来,宁夏金融系统紧扣小微企业纾困恢复的迫切需要,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发展“靠前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开展展期、续贷、借新还旧等缓释措施,创新产品,搭建平台,支持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保市场主体,是一道减法题。在运营成本上做“减法”,其中,减税降费是有力支持。特别是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通过退税、减税、免税、缓税、降费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保障市场主体稳定运行。
保市场主体,是一道组合题。持续做好“六稳”“六保”,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精准施策,用好用实各项“工具包”,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将政策红利“最大化”,切实缓解企业运行压力,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齐心协力推动经济 会高质量发展。(毛雪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