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近年来,平台型开源软件开始重塑信息技术创新模式与竞争格局,成为新兴信息技术创新的新聚焦、新载体;它不仅构建了软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架构,也引领着信息技术的创新方向,重塑了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生态。赛迪智库软件产业研究所研究发现,大企业是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的主体,基于平台型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不断成熟,但我国企业开源式技术创新融入感明显不足。为推进我国基于平台型开源软件的信息技术创新进程,提出三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普及开源商业模式

形成对开源商业模式的新认识。支持科研机构开展关于开源商业模式的课题研究,重点聚焦研究全球主要的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机制、主要贡献企业的商业动机和商业模式,以及平台型开源软件重塑产业竞争生态的作用机理,梳理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及可参考、可借鉴的商业模式案例。

着力推动开源商业模式普及。一是依托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等行业组织开展企业参与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发展的经典案例宣传,为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开源世界提供参考。二是依托华为等国内外领军企业开展开源式商业模式创新经验分享论坛或会议,推动我国企业开展基于开源的商业探索。三是依托科研机构及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面向国内IT企业开展围绕开源软件参与及发展的咨询服务,为我国企业构建基于开源软件的市场竞争优势提供专业化指导。

(二)加快布局,引导企业投身开源

积极参与全球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一是依托科研机构梳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 等领域典型的平台型开源软件项目,整理各个项目的技术创新方向与参与方式,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提供参考。二是积极发展我国开源 区,支持我国开源 区与国际主流代码托管平台的信息互通,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平台型开源软件创新提供基础平台。

面向新兴领域率先布局开源项目。一是聚焦人工智能、物联 、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依托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研究未来平台型开源软件的创新发展机遇与方向,确定若干重大开源项目。二是依照全球开源软件创新模式,组织国内主要IT企业共同推进重大开源项目,加速推动我国主导的重大开源项目获得国际各方普遍认可,吸引国际主要科技企业广泛参与。

(三)完善环境,优化开源激励体系

建立开源软件贡献评价指标体系。一是聚焦代码贡献,建立面向个人的开源软件贡献评价指标,对个人开源贡献进行科学权威评估。二是综合考虑代码贡献、组织贡献、资金贡献等方面,建立面向企业的开源软件贡献平台指标,对企业开源贡献进行科学权威评估。

以开源软件贡献指标为基础促进开源激励。一是对主要个人开源贡献者和主要开源贡献企业依据贡献评价指标进行资金奖励。二是结合开源中国、开源世界论坛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及企业进行表彰。三是探索将个人开源贡献和企业开源贡献纳入到职称评定、企业评级等相应体系中。

更多内容请搜索并下载满天星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7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