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 ·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从 络平台购买了一款价格为19.9元的婴儿硅胶勺,勺子未收到,却接到了“客服人员”的电话,自此,受骗市民被骗子“吃定”,5万元现金一夜之间打了水漂。那么,是谁泄露了消费者订单信息?消费者在 购中该如何擦亮双眼?
一通神秘的电话
8月5日,家住西宁市城北区的李女士给自家孩子从 上买了个19.9元的婴儿硅胶勺。没成想,十几元的硅胶勺,竟然买出了大麻烦。8月7日晚,李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称,婴儿硅胶勺存在质量问题,厂家需要召回该产品,并对李女士进行经济补偿。
李女士说,自己购买的订单 、购买的产品,对方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李女士便放松了警惕。
对方告诉李女士,她购买的勺子不仅要被召回,某品会还会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李女士进行双倍赔偿。
说到经济赔偿,对方提出要加李女士为微信好友,并在微信上提供了身份证、工作证等信息,这样的做法完全获得了李女士的信任,接着进入赔偿流程,李女士要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
账户为啥多出5万元?
在一系列操作后,李女士发现,自己在某品会绑定的农行卡账户竟然多出来5万块钱,那么这笔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方说这是我们平台打给你的一个流水账。”李女士说。
既然是对方打给自己的流水,李女士第一时间想要将钱退还给对方。
一番交易之后,李女士的丈夫觉得此事蹊跷,再次登录某品会APP时,发现自己已经欠了某品会5万元。原来打到李女士农行卡账户的5万元是诈骗分子对李女士某品会页面下的某品金融进行了提额并进行了提现。
一夜之间欠了某品会5万元,李女士的老公当即 了警。李女士说,事发后,她也试图通过某品会客服解决问题,但是客服的答复令她很失望。
到底是谁泄露了客户信息?
“我就想知道我的信息为什么泄露了?为什么骗子手里有我的订单 码、家庭住址,这也太可怕了,但客服表示他们并没有泄露客户信息。”李女士说。
“客户信息保护都是非常安全的,可以给您保证。骗子可以通过非法渠道得到这个信息的。我们可以保证,信息不是通过某品会泄露的。”某品会客服称。
律师表示,如今, 购越来越流行,在方便快捷、省钱省事的同时,私人信息也随之向卖家公开,而个人信息在这个环节中也会出现泄露的现象。“很多用户将个人信息处理成不可识别之后才将其丢弃,但依然接到推销电话等骚扰,这就说明在你收到包裹之前,你的个人信息就已经被泄露。”该律师说。
购还需消费者擦亮双眼
“ 购一定要在正规大型电子商务 站进行,在挑选卖家时,认真核实对方历史交易数据,尽量选择信誉高、成交量大的卖家。如遇所购商品出现需要退款的情况,一定要通过所交易 址的官方正规渠道进行,拨打官方 站上的客服电话,切勿相信卖家或其他陌生电话发送的退款 址。切勿将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告知他人,千万记住这个验证码只有自己能知道。”该律师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