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上述新措施是美国商务部根据《2018年出口控制法案》授权出台的第一项措施。该法案授权商务部制定相关规则,加强对敏感技术出口的监管,以保护美国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尽管这项新措施没有具体说明针对哪些国家,但舆论认为,这些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被美国认为存在贸易问题的国家。路透 道认为,美国的这项出口管制措施就是希望敏感技术“不要落入中国等竞争对手之手”。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副总裁、资深 络安全研究员詹姆斯·刘易斯表示,美国政府想阻止美国公司帮助中国研发更好的、可用于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产品。
路透 称,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此前一直对加强出口管制措施实施缓慢感到失望,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曾敦促商务部加快这一进程。
文章认为,美国若放弃中国市场,会因市场萎缩导致利润不足、竞争力下降,反而有利于中国以及欧洲、日本、韩国等竞争对手。美国科技公司、学术界和决策者也曾呼吁美国商务部“从轻处理”人工智能出口规定。位于旧金山的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政策主管杰克·克拉克对梅茨说:“可以完全控制出口的例子非常少,而犯错的概率相当大。如果事情出了问题,可能给人工智能界造成真正的破坏。”
事实上,美国已不是第一次试图对中国进行所谓的技术封锁和限制。2017年,美国政府曾想加强对中国在硅谷投资的审查力度,预防那些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敏感技术外流。2018年,美国又在高端芯片领域对中国相关企业实施禁售和管制。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等中国公司和机构列入“实体清单”,随后又在10月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旷视科技等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业界认为,如果说2019年的一系列举措还集中在硬件,特别是芯片等领域,那么美国2020年开年出台的这项政策,则一下子把软件明确提了出来。而且与硬件相比,软件在全球化等方面的依赖性更强。
对于美国将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中国商务部曾明确表态予以反对。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反对美动辄对中方实体实施单边制裁的立场从未改变,并敦促美方采取切实措施,放宽对华出口管制,保护和促进双方企业开展高技术贸易与合作,维护双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