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再发声明:依然坚定中国市场,遭抵制7天后扛不住了

3月31日,H&M再次发声明回应,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依然坚定”,公司希望做“负责任的采购者,不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

H&M声明全文翻译如下:

我们正与中国的同事一起,尽一切努力应对当前的挑战,寻找前进的方向。

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对中国的长期承诺依然坚定。在中国发展了三十多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纺织业的显著进步。作为创新和技术的前沿,中国显然将继续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为我们的供应商能够参与到这一发展中来而感到自豪,我们希望继续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一起为推动行业进步做出贡献。我们希望在中国和其他地方成为一个负责任的采购者,目前正在制定前瞻性的战略,并积极开展下一步的材料采购工作。我们希望与所有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合作,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时尚产业。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我们遵守所有业务所在市场的当地法律和监管框架。我们的公司价值观建立在信任、尊重、诚信和对话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专注于我们的核心业务和我们最擅长的领域——将时尚和设计带给世界各地的客户。

我们致力于重新获得中国消费者、同事和商业伙伴的信任和信心。我们相信,通过与利益相关者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在发展时尚产业、服务客户和尊重客户的方式上迈出步伐。

然而,此篇声明发布后, 友们并不买单,认为其是糊弄中国消费者,只是想要继续赚中国消费者的钱。

其实,新疆棉、美国禁运实体名单等事件2020年下半年已有发生,“H&M发声明抵制新疆棉”只是引爆国内舆论的导火索。此次事件涉及的公司还包括了耐克、阿迪达斯、迅销(优衣库)、INDITEX(ZARA)、HM、绫致(ONLY/VERO MODA/杰克琼斯)、鳄鱼、PVH(TOMMY)等等。

新疆棉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可能对行业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来看,国际品牌出于政治因素对原材料采购的切割,将对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特别是销售渠道、营销媒介、客户认知)带来长期的负面印象,有利于定位接近的本土品牌对这部分市场的替代(以运动服饰、大众休闲为代表)。

长期来看,随着 95-00 后新一代消费者成为国内市场主导力量,本土品牌通过设计研发与营销等各方面的创新正在不断缩小与海外品牌的差距,文化自信驱动下 Z 世代对本土元素有更强的偏好,国潮趋势不可阻挡。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内需以及欧美外其他地区出口量足够消化新疆棉。

从棉花产量来说,2020年新疆棉产量总计516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 87%,相当于全国棉花消费量的62%。与此同时,我国每年还有不到 10%(200 万吨左右)的纱线进口量。因此总体而言,新疆棉的产量基本相当于我国每年棉花总计消费量的 60%。

同时根据欧睿的数据,19 年我国国内服装零售总额约为 2.6 万亿。我们估计,出口欧美的 7000 亿订单在整体我国纺织服装产值中占比大约 15%,因此即便该部分需求受损,剩余内需及其他海外地区需求也占到了中国整体纺织产值的85%以上,足够消化新疆棉花。

看完H&M的最新声明,你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27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