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工耳蜗”被疑恶意营销 当事人反驳自媒体质疑

12月19日,一条“紧急寻找人造耳蜗”的消息刷爆朋友圈。这则消息的大致内容是,一名男孩在北京乘地铁时,丢失了价值20万元的人造耳蜗,重配要开颅。

不少 友出于善意而主动转发这则消息。之后,有自媒体对求助帖的内容提出质疑,认为当事人、厂家和媒体联合炒作。

友发布的消息称,她弟弟的人工耳蜗丢失,“早上5点半他从芳园里北区出门,乘坐地铁14 线到金台路站,换乘6 线,在朝阳门站换乘2 线去北京站,把人工耳蜗弄丢了,目前人是全聋状态,紧急求助!这个耳蜗大概价值20多万元,是跟他脑子里的植入相配套的。如果没找到,他可能需要再开一次头颅。跪求所有人帮我转发……”

这个信息被制作成多个版本的图片之后,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迅速转发。

12月20日,有自媒体发文《大骗局:20万耳蜗丢失刷爆朋友圈?媒体和商家恶意炒作滥用善心!》,对耳蜗丢失事件提出三个疑点:第一,耳蜗丢了就得开颅?专家打脸:不需要。第二,12月以来全国四起“耳蜗丢失”,营销痕迹明显。第三,耳蜗到底值多少钱?有 道称仅为4.5万元。

这篇自媒体文章发出后,亦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有 友转发此文时说:爱心被人利用,让人心寒。

在当事人母亲看来, 上提到的恶意营销并不存在,耳蜗是真的丢失了。

此外,对于“有热心人看到有人捡到耳蜗交给了志愿者”的传闻,当事人母亲在和地铁核实后发现,热心人捡到的是一款华为耳机,并非耳蜗。

对于这一说法,有 友质疑为何当时没有佩戴?

据了解,地铁查监控未果,目前正在朝阳路进行监控调取。此外,李女士还称,他们未给任何人任何捐款账 ,未委托他人发起捐款,希望 友不要捐款,同时也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多提供线索。

对于此次事件掀起的舆论风波,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认为,此次事件之所以被吵得火热,其中有很多原因,包括过去有类似事情发生,才导致人们产生质疑。不过,就事情本身来看,“耳蜗丢失”事实成立,也不存在营销嫌疑,并无大影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