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与中国石油大学将搭建技术创新体系和平台,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惠共赢,共同助力青岛、山东发展。这也是海信推进技术项目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吸纳人才奠定未来和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党委副书记陈彩霞、高级副总裁陈维强、副总裁段跃斌等,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副校长操应长,副校长姚军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前,郝芳一行参观了海信智能展馆,深入了解海信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尤其对海信在显示、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光通信等智能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所取得的创新与发展成果表示赞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表达了此次海信之行的三个“敬仰”。一是敬仰周董为人,其务实的工作作风让自己一见如故。二是敬仰海信这家企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969年从北京迁到东营,这一年也是海信的创始之年,从当年一家手工小工厂发展到全球化产业巨头,真正实现了实业兴邦,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在很多领域实现了革命性发展,实现全球领先。“以前对海信的印象就是做家电,现在有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尤其是在医疗领域有自己的高端自主技术产品非常不容易,非常让我敬仰。”三是更加敬仰海信的理念和文化,印象最深的是“人才是本、技术是根、创新是魂”,特别是海信的创新与诚信,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不谋而合,这是双方最重要的共同点。尤其是海信拥有多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工程中心等创新实践平台,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技术创新和承担重点项目上有很重要的优势。
座谈现场,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宽带公司常务副总裁何剑分别就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光通信等板块创新和发展做了汇 ,中石大副校长操应长、信息与控制学院院长于连栋分别从科技工作、学科建设等方面做了分享。务实的交流碰撞出更多合作的火花。
一个是生在青岛、长在青岛的企业,一个是青岛和山东非常重视和支持的大学,双方希望能够联手为青岛、山东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次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核心和载体——青岛软件学院,不仅对学校很重要,对海信、对青岛软件行业也很重要,双方均表示要一起真正做成“政产学研用”一体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基地,甚至是成果孵化基地。
交流中,双方碰撞出更多可合作的领域,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上,高校有很强的师资力量、理论和基础技术研究,产出人才和智慧,海信更注重从实践上培养历练人才,双方优势可以结合起来,提早定向培养人才。在联合培养和实习过程中,将对成绩好的优秀毕业生创造条件优先留在海信工作。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海信将与中石大联合成立青岛软件学院,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智慧城市应用软件、工业软件科技创新基地和产学研基地等。在人才培养上,双方还将共建“石大海信智能制造卓越班”,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合作平台,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卓越工程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此外,在科学技术研究、产业拓展、人员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将深入持续拓展合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