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桃疆
富士电视台在这一季的电视剧制作上还是舍得砸钱的,都是没办法卖版权套钱的剧,砸钱再砸不出个响声来就亏大了。
相比月九档装模作样的《贵族侦探》,关西电视台播出的《CRISIS公安机动搜查队特搜班》(以下简称“《CRISIS》”)的反响还是好一些的,看脸看腿看身材,打斗爆破耍耍帅,且附带满满的家国情怀。
与《CRISIS》在选题上颇为相似的,还有东京电视台的深夜档《CODE:M代 海市蜃楼》以及NHK改编自同志漫画的《4 警备》。剧情都涉及安全保卫工作,主要角色都要试试身手、耍耍帅。
其中,《CODE:M》和《CRISIS》简直是一对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公安部门中的特别组织负责与国家高层相关的案件,连小队的配置都差不多:小组长、电脑追踪女、技术后勤男、拳头男。
关西电视台胜在钱多。排场更大,演出阵容更强,情节架空感稍低,人物也稍微复杂一点,严肃的剧情里还穿插一点小幽默。如果偏爱此类题材,同期新剧中,《CRISIS》或许是最优选项。
公安机动搜查队特搜班走的仍然是日本警方超能战队的老路,投诚的黑客、雇佣兵、技术员配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出淤泥而不染”的警察,接手的都是警方正规军完成不了或是不敢完成的任务。在常规戏剧中,这支超能战队一般都会依靠实力和技术挑战规则,捋顺秩序,实现正义。
但是这支看上去很能干的公安机动搜查队特搜班什么都没干,别说干翻国家机器,就连国家机器的一颗螺丝都没有卸下来。
联起手来非常不得了的五人小队,能做的不过是把国家机器光鲜艳丽的外壳卸下来,给观众展示一下机器零部件的腐坏程度,然后再把外壳装回去,仅此而已。
《CRISIS》展示了一个全面崩坏的日本:政府要员滥用权力包庇子女的犯罪行为;政经文娱各界的重要人物道貌岸然,私下里性癖好独特且联合起来暗中支持未成年女性卖春;政客与财阀联手侵吞财产危害公共利益,被曝光之后将责任推卸给下属;高新技术研究者由国家授意从事谍 活动,失去利用价值,只能再由国家亲手毁掉……
五个人的工作不是撕脸皮而是贴脸皮,可知道肉食者二皮脸又有什么用呢?二皮脸的话挨一巴掌都不那么疼,五人小组能以一敌十也无济于事。他们只是窥视深渊,什么都没做。
青春、不伦、刑侦题材电视剧扎堆出现是日剧的常态。同一时期出现三部涉及安全保障工作的电视剧或许只是纯粹的巧合,但也可能反映了某种 会现象。
日本政治局势较前几年相比较为稳定,但周边环境带来的外部压力并没有缓解,来自北边的威胁似乎在不断加剧。
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增加军事投入……日本陆续贯彻了许多年的经济实力向军事实力转化方针除了引发国际舆论喧哗,对内并没有提升国民对于安全的信心。
近几年,日本的影视作品中存在政治映射的越来越多,或多或少反映出日本国民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焦虑。
《CRISIS》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恐怖主义活动。
恐怖主义自美国“9·11”事件之后几乎成为全球性问题,和美国针对某一宗教极端分子的表现不同,日本恐怖主义活动实施者的成分更加复杂,极端宗教追随者、 会改革派中的极端分子、采用恐怖主义手段寻求私利的救济者……日本语境中的恐怖主义危机与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在含义上不完全相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 会问题向恐怖主义活动转化的趋势。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自二战之后在军事上仍然受到国际各方势力的制约,无法像美国一样通过对外转移矛盾来解决国内问题。日本像是个精力旺盛的青春期少年,无处发泄。
《CRISIS》中,恐怖主义活动核心之一的“平成维新军”,就是一个由青少年黑客组成的反 会团体。这个团体信奉尼采的超人理论,试图通过“暗杀”这种高成本、低回 、零效益的方式改变 会运作方式。
而与之直接对抗的都是被 会蹂躏得各有心伤的成年人,五人小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成人式的——直面问题,在能力范围内处理问题,承认自己的无能,垂头丧气、面无表情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与五人小组处理重大事件的无力感相对应的就是《CRISIS》中呈现的打斗场面,节奏快,动作利落精彩,中间穿插着难得的幽默感。
近身格斗部分充分发挥小栗旬和西岛俊秀个高腿长的个体优势,进入缠斗阶段的地面技也颇为贴近真实状态。西装革履的格斗场景延续了绅士特工类型的风格,喜欢这一类型的观众可以在《CRISIS》里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感。
《CRISIS》提供的似乎也只有视觉上的满足感而已,超能五人特搜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它将 会的毒瘤和创疤揭给观众看,然后撂在那里不管。那些生死一念间获得的人生感悟,化作稻见到酒吧勾搭妹子时用的语言,轻飘飘的,好似云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