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导信息每年将营收的30%投入新技术研发,破解卫星信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传输易受阻挡等难题,目前拥有五十余项科技成果
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 并投入使用。作为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上线,激活了各企业在“北斗+应用场景”等领域的无限创造力。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卫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赋能通信、交通、能源等多领域……我们通过自研算法与软件,让北斗卫星技术更好地助力各行各业创新发展。”卫导信息总经理助理彭定乾说。
助力安防,打造无人机禁飞区
一旁的封装产线上,三名工作人员正将数十个电路板、模组等小心翼翼地装入机箱。“每一块电路板即代表了该设备可以适用的一种导航体制。”车间负责人介绍,除了满足北斗卫星导航外,该设备还可适配GPS、格洛纳斯、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
该设备有何功能?“作为一款安防设备,它能反制方圆5公里内的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机场、矿区等禁飞场景。”彭定乾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民用无人机的门槛逐渐降低,因而对部分特殊场景的低空管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当下管控无人机的主流方式是使用信 枪,把无人机“击落”。而卫导信息的设备则采用更为强大的计算平台和可重构可配置的体系架构设计,灵活配置反制场景,从而“争夺”无人机的“驾驶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斗卫星技术的加持下,该设备内置高稳定时钟模块,可与实际的卫星导航系统完全同步,能实时导入轨迹,完成对高动态目标的诱导,大大提升了在机场、矿区等场景对无人机管控的效率。
精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随着当下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断刷新着城市的“海拔”,北斗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出现了新的挑战,即信 传输会受到高楼大厦的阻挡,从而被延迟甚至阻断。
针对这种情况,国外公司通过高精度定位导航测试,研发了复杂三维场景卫星遮挡及多径信 仿真软件,虽可以解决上述难题,但是一套软件动辄二三百万元,且只能提供几个场景。
“如果需要增加场景,就得额外加钱。更重要的是,还得向国外公司提供本地高精度的三维地图……”彭定乾说。
“我们这款软件的并行仿真性和信 规模均优于国外软件。”彭定乾表示,在该软件的加持下,被测设备的测试精度可达厘米级。
专注研发,拥有五十多项科技成果
成立于2016年3月的卫导信息是一家卫星定位、导航、授时和通信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专注于卫星导航仿真、信 录制回放、导航干扰对抗、导航干扰测试等领域,为国内近300家用户提供高精度和高置信度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随着产品“含新量”的不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屡次站上新台阶,2021年营收突破1亿元,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卫导信息每年还将营收的30%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当中。
电力、交通、海事、测绘、基建、移动通信……高研发投入下,公司每年新品迭代速度得到不断提升,涉及领域亦在不断拓宽。截至目前,卫导信息已具有导航仿真及芯片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拥有五十多项发明专利、外观专利、集成电路和软件著作权。“当前还有五十余项科技成果正在申请过程中。”
“和公司的名字一样,我们是一家伴随着卫星导航技术一同成长起来的企业,我们希望随着北斗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北斗产业能够像公司的口 一样——携手卫导,共赢北斗。”彭定乾说。
“身边的北斗”系列 道3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