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坑爹地玩转丽江,防“托”全攻略!

旅途中最怕的是被骗,最不想遇到的则是“托”。

旅游市场中可能存在哪些“托”,该如何应对?


常见的几种“托”

“托”,《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指从旁诱人受骗上当的人。最初指的是假装成顾客,引诱真正的顾客购买产品的人。卖的是什么东西,就叫什么托儿,如卖布的叫“布托”,看病时会遇上“医托”,求学有“学托”,坐车有“车托”,上酒吧有“酒托”。

而“旅托”顾名思义是指游客在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托”。“ 络旅托”是指通过 络手段,使用“微信”、“陌陌”、 上发帖等信息技术手段在 上进行拉客勾当的群体。

下面这几种常见的情况,丽江旅游警察提醒您:一定要注意!

(一)“ 络旅托”——部分旅游 站、旅游APP上的驴友

自由行却想找玩伴,请谨慎判断。

在一些知名旅游 站或者旅游APP上也有结伴出游栏目,被 友追捧。驴友们发出邀约,把出行的计划介绍一下,写下自己的结伴要求即可。由于信息发布者的准入门槛低,难以鉴别发布者的真假虚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帅哥、美女、美景、美食为诱饵,以驴友的身份远程邀约有结伴旅游意向的游客,诱骗其交份子钱,而当游客发觉上当时,这些人早已人间蒸发。

(二)“交通工具上的托”——部分出租车、面的司机

到丽江旅游的游客,不要轻易亲信喊客拉客者的推荐,凡事保持自己的判断。

你选择了乘坐他们的车到城区,上车以后可能会推荐“自家”的客栈和旅游线路,还会拿一些以前服务过的游客照片出来看,以博游客的信任。实际上他们家根本没有客栈,只是将游客“卖”人头给客栈、景区(点)等,从中拿回扣而已。

更可怕的是,如果遇上专门设置“一条龙骗局”的司机,掉进陷阱那就是任人宰割了。这当然不是警察蜀黍危言耸听,只是这世上凡是难料,咱得多个心眼。

定旅游线路请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旅行 ,不要信没有导游资质的人。

(三)“旅游线路托”——拉客大妈

当你遇到有人跟你说:“胖金哥、胖金妹,去哪里玩,要不要旅游包车,你们可以包我们的车去拉市海、茶马古道、玉龙雪山、虎跳峡。我们是自己家的车,车费很便宜的,二十、三十一元,你们想去哪里,我们都可以帮你逃票……”,你可千万别贪便宜,因为她们就是名副其实的托。

在丽江古城路口及偏僻街道上,一群二十至四十岁的妇女每天早上喊客拉客,和游客搭讪,被称为拉客大妈。从以前受理的投诉案件来看,可能最后的结果是去了某个不怎么样的线路,亦或是因为不规范操作,游客和拉客的人之间发生冲突,得不偿失。总之,最好不要跟着这些拉客的人走。

(四)“客栈里的托”——部分客栈老板、服务人员拉客

有些不正规的客栈或是酒店的服务人员,为了营业额,也会到古城里晃悠,假装自己不是客栈的服务人员,和游客交朋友,然后推荐客栈、推荐旅游线路,借此来赚取回扣。

可能会夸大描述的客栈,对其他客栈恶意攻击,目的是为了拉客。这个时候咱得有自己的判断,考验智慧的时候到了。

(五)“酒吧里的托”——酒托

酒托,他们大多是有颜值的年轻男女,通过微信、陌陌等交友软件,引诱着各色心怀“艳遇”的猎物。和游客交友,带到酒吧去消费,会选择价格较高的酒品让客人买单,从中拿提成。而那些抱着约美女帅哥心态的人,实际上就是被“敲竹杠”了。

当然有些人认为你情我愿,只要玩得开心就好。但对于大多数人,咱得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凡事留心,切莫埋汰自己了。

(六)”购物场所里的托“——茶托、药托、玉托、银托

大多出现在旅游购物场所或是购物店,假装成游客引诱你去买东西。或者是告诉你他是本地人,会介绍熟人开的店有优惠,不要轻易相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