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这些APP,越更新越难用

在一年前,手机上的应用每次提示更新,我都会第一时间下载,了解最新功能和操作,可到如今,越来越不愿意更新这些个应用了,因为你会发现更新之后的版本是越来越来用,界面混乱找不到操作入口、功能丰富到繁杂,甚至有些功能非常鸡肋和奇怪,强行的把早期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给硬生生的掰了,总之一言难尽。

现在一看到“更新”两个字我就头大,就怕有时不小心点了弹出的提示更新消息,那就悔死了…..

闲无聊统计了几个比较热门的APP更新效率,这几个也是我个人比较常用的,(要是有更好的我肯定要弃掉),大家不妨看一看:

微信应用 ↑


支付宝 ↑


新浪微博 ↑


腾讯QQ ↑


从图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每款应用平均至少1月更新1次,多的平均1月更新2+以上次数;

有心理学家总结说:“养成一个习惯至少21天”,这就是所谓的“21天效应”;如果照此来看的话,差不多我们的习惯刚好养成,结果又要推翻再学习,反反复复就会让人生厌;

每次应用下载完就各种找不到想要用到的功能区,微博找不到扫一扫在哪里,每次都习惯性的点到“发布消息”;

微信增加的“看一看”和QQ热点有啥区别?全是类似uc、头条的推荐,要是这个功能很好,直接单开一个APP不就行了吗?还是说为了低成本接广告?搞推送?

支付宝的每一次更新都是为了让你更方便的支付(更快地花钱),尤其是双11的那次,各大浏览器、支付宝应用自身界面整个都是广告,赤露露的将广告强行加塞,每次都要找半天才点到那个关闭的小字

其实更新后难用的应用何止这些,包括知乎、各银行的、58、豆瓣等等,不一一列举了,虽然说不创新是死,可是瞎折腾不考虑用户体验也是死;每个企业都想把全市场统统占领,你有 交功能那我也做,我有支付功能他也在加,你带入了其它第三方业务我也要有,都想开超市、搞综合,就不能做的越来越精、越来越专,最后都是杂货铺。

或许大家都想着研发比复制投入要多,投入多了利润就少,唉…..


最后顺便掰扯一下小程序

我一直不太懂小程序的存在,明明很鸡肋的东西,

还有那么多企业在做,

微信开发它是为了让用户和和微信更有粘性,

但是商家做它图啥呢?

明明下载了某应用APP后可以在手机页面直接用,

但是用同款应用小程序还得先点开微信再进行操作,

多了一步操作不说,

同样的一个应用,小程序里的所能有的功能还是有限的,

如果要操作更多功能还是需要下载APP,

至今我都没能搞明白它的作用和价值…..

还有微信新整出的“拍一拍”是什么鬼?有什么实际意义?还经常不小心“拍”到别人造成尴尬,这都不是鸡肋的更新的,完全是丧心病狂有毛病的制造问题,特无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