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糖尿病视 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获批应用许可 市北医院参与研发为患者就近就医提供便利

10月31日,“2020眼科发展新引擎高峰论坛”传出消息:市北医院参与研发的Airdoc《糖尿病视 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成为我国首批获批上市的眼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作为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内容,今后在 区,只需为眼底相机配备这样的一个软件,通过家庭医生拍摄眼底照,经软件分析后, 区居民就可在就近的 区卫生服务中心里,知道自己双眼是否因为糖尿病而发生视 膜病变,达到早知道、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加码糖 筛查 实现筛查“双级跳”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16亿人。糖尿病在眼部有许多合并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 膜病变。近五十年来,糖尿病的治疗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失明率逐渐增高。因,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免发生糖尿病视 膜病变。

近年来,市北医院眼科率先运用眼底照相人工智能筛查技术筛查糖尿病视 膜病变和眼底慢性病,并推广应用于静安区北部医共体成员单位,也是在国内外率先将眼底照相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落地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临床一线,实现了 区糖尿病视 膜病变从眼底照相AI筛查到如今的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加眼底照相双模态AI筛查的“双级跳”,使糖尿病视 膜病变筛查有了质的飞跃,让更多患眼底疾病的 区居民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近2年,在静安区北部医联体的服务模式下,先后有7100多名 区居民成功参与了糖 和眼底慢性病筛查,不仅降低了相关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患病率、致盲率和病人的医疗负担,还大大降低了 区居民糖尿病视 膜病发现所需的人力成本,提高医联体分级诊疗效率,突破了原有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模式,真正使慢病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给 区居民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实惠。

建立眼科人工智能基地 探索 区眼病防治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市北医院眼科,早在2017年10月就和国内人工智能领军企业Airdoc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市北医院建立了沪上首个人工智能眼科应用示范基地,从事眼科人工智能开发研究及应用推广,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在今天终于开花结果,也为促进 区居民的眼健康筛查和诊疗带来了福音。

市北医院眼科主任陈吉利介绍:“它最大的意义就是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以前所有患者的一个就医的一个体验,以前我们在 区医院也可能会去拍眼底照片,但是那个照片需要再传到二级或者三级医院,医生远程读片,读片后再传下来,然后 区医生再通知你需不需要去进一步治疗。这样一来一去要花一个月时间,现在我们三分钟就解决了,大大提高了 区医生的诊病能力”。

据了解,该软件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改变了患者就医体验,患者只需在 区卫生服务中心拍一张糖 的照片,软件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在 上分析,2~3分钟就可以给患者一个诊断结果,快捷准确。

糖 管控服务 区 双向转诊助力诊疗

据悉,市北医院糖 人工智能眼底筛查项目创新性提出了建立糖尿病眼病“人工智能筛查-发现-转诊-随访-健康管理”为工作模式的糖尿病眼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市北医院眼科影像及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方面,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静安区北部医共体开展的人工智能糖 筛查项目,被国家卫健委2018中国医改传播高峰会议评选为“基层服务能力帮扶优秀案例”。

“2020眼科发展新引擎高峰论坛”上,上海医学会眼科分会及区县学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委会及影像与信息分委会、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的专家学者,与国内外眼科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眼科学科建设新理念和眼科技术发展新方向,为眼科学科发展遇到的瓶颈或困难答疑解惑,推广新技术、新思维,助力学科建设,为其建设发展提供澎湃引擎动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