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络科技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APP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许多事情也变得简单起来。但是,接下来要提醒各位,注意你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小心别被骗子利用了。
为什么 络面前大部分人没有隐私?
这个问题,要从互联 刚发展的时候说起。
起初的互联 公司,十几年前最流行的配置就是开一个 页新闻服务,加个邮箱服务就OK了。但是现在,随便找一家 络公司,没有服务平台APP的都被人瞧不起。其中各种APP包罗万象,从吃饭到出行,从娱乐到交流,几乎没有什么是 络延伸不到的地方。并且,许多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APP还会收集你的日常阅读喜好,电话门牌 ,职业信息等等信息。
可以说,只要有心, 络里很少有人是“人肉”不出来的。
比如,通过查看通讯软件里的资料,可以得知出生地,工作地点,个人爱好;通过后台调查GPS移动图,摸清上班地点和晚上住所;从消费记录观察生活水平高低;通过共享wifi获得家里wifi密码,从而进入你家 络,查阅电脑资料。
总结一句话: 络共享经济时代,共享的信息越多越方便,但是危险程度也就越高。
信息泄露现在有多严重?
目前来说,用一句话说就是:“你是在光着屁股上 。”在某已经被曝光的暗 中,许多信息被明码标价出售,其中包括国际版领英,国外知名博客 站,甚至于美国总统大选时每个州的投票数据,各种木马软件源码(包含ios,安卓,黑莓等多个手机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在这个暗 当中,都是使用比特币付费的。
是不是很震撼?还有更多。
2015年,骗子“李鬼”李代桃僵,盗走国内某通讯软件中的李老板进行长期监控,之后冒充李老板要求客户为他汇款3505多万元,指向另一个新的银行账户。警察一举抓获了39名犯罪嫌疑人,是当时破获的最大一起 络诈骗案。
根据专业人士分析,这种诈骗是模仿目标人物的通讯软件账 ,从头像到名字到签名,无一不是高仿、其后根据后台监控到的个人信息,聊天记录,轻松骗走汇款。
这还是其一。
某北京住户分享最近的一个事情,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学生贾某于北京租住了一间房子,由于是找的中介,并不知道房东的信息。后来某大妈上门调查信息,为了方便就顺手把贾某填成了房东和住户。
之后,贾某就频繁接到其他房产中介电话,询问贾某是否想出售或出租手里的房子,或者委托于他们。
再说个大的。
某知名 盘中,一个账 分享了一个文件包。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上万条车主个人信息,企业高管信息,职员信息等。其包罗万象,让人触目精心。
之后,又有科技大牛宣布发现新漏洞,通过添加 址代码的方式,就能在对方的 盘上轻松获得用户手机里的照片,短信等信息。
可想而知,如果被心存不良的人获得这些信息,那他会获得多少不法之财?
并且,这只是发现的一个石锤泄露信息的软件。纵观 络,到底有多少软件正在泄露你的信息,又到底有多少从未被人知道呢?
我们能做些什么避免泄露信息吗?
目前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存在。毕竟没有哪个程序员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开发的软件不存在漏洞。有漏洞,那就存在泄露信息的风险。
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只能从我们自身做起。
这里,提出几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能稍稍保护一下自己的信息,哪怕是穿上个内裤也行。
一:关闭一些手机软件的自动获取短信,通讯录等权限。
二:尽量将数据储存在U盘里,而非 盘,云盘,手机里。
三:及时杀毒,养成良好的上 习惯,避免沾染病毒。
四:不要轻信 络上的人,哪怕认识很久,也要经过确认是本人后再行动。
五:听天由命。
个人信息安全是大事,个人认为此事的重要程度已经关乎民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 络科技问题。如果能通过各种手段切实的保护好个人信息,那将会有多少骗子无功而返,又有多少人能幸免于难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