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有光,文化生香。走进东营区六户镇,映入眼帘的是沿途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亭阁楼台与葱郁的树木,是精致精美的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在街头巷尾靓丽呈现,是一处处宣传倡导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厉行节约、健康生活的文化墙、图片栏、公益广告、故事牌,是诗词公园、中央一 文件展馆、镇委党校,让人们在享受城镇美景的同时,感受着正能量的熏陶。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以来,六户镇紧盯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工作任务,文化为民、文化乐民、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品牌响:以品牌为基,夯实城南文化内核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六户镇立足实际,持续做好普惠性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创造性开展“一村一品”文化创建活动,突出群众首创、群众参与,形成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新模式,2021年精心打造“我为群众送文化”、“和美六户”百姓宣讲团、“半小时课堂”等文化活动,做大做强城南文化品牌。
同时,依托城南旅游度假区核心区位置、资源、生态、交通等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打造城南文化内核。通过持续开展城南迷你马拉松、葡萄文旅节、象棋邀请赛等节庆活动或赛事,为大批“土字 ”“乡字 ”特色农文旅产品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带动了地方文化产业、精品农业产业、农家乐餐饮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打造了“葡香慢境”“乐萄陶”“黄河口武王红”西红柿等特色农文旅品牌。包装开发“乐萄陶”主题系列的“后备箱”“伴手礼”旅游产品,激活文旅市场产业元素,实现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质量优:以人为本,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六户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示范区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多次投资改造提升,建成集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运动健身、历史文化展示、蒲公英课堂、文化志愿者驿站等多位一体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综合性文化站1处。
辖区8个村和一个 区共建设文化广场9处,配备电子大屏4处,建设历史文化展厅3处,累计配备健身器材130余件。各村均建有集娱乐活动、科普普法、农家书屋、党建图书角、党员培训教育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镇藏书3.5万余册。借村级换届完成、完善各类配套组织之际,充实调整文化管理员队伍,负责文化活动组织协调,农家书屋借阅管理,能够进行免费开放,实行了夏季错时开放,每年财政补助均落实到位。每村均有三支活动队伍,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氛围浓: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提升文化氛围
六户镇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组织开展“进千村乐万家”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指导各村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2021年,累计开展文化惠民巡演28场次,实现每月每村放映一部电影。
积极参加合唱比赛、广场舞联谊赛、消夏晚会、楹联展等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化活动。其中,组织干部群众100余人参加东营区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荣获最佳演唱奖;参加永远跟党走东营市群众合唱大赛暨首届黄河口合唱艺术节获一等奖;参加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东营区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暨第二届油地广场舞联谊赛获一等奖;参加东营区“我最喜爱的红色经典图书”朗诵大赛获优秀组织奖;组织选手参加中国梦·新时代·跟党走东营市百姓宣讲,荣获三等奖。组织开展了建党100周年打卡健步走、声乐辅导、青少年阅读沙龙等活动,活跃了干部群众文化生活,为全镇发展凝聚了人心,注入了活力,成为宣传六户的新载体。
文化兴:以精神为魂,打造文化基地
垦荒文化、石油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内核的挖掘与发扬,为六户镇增加了独特的风采。辖区内有以“盐”为元素的东营区盐文化博物馆,是集盐知识、盐文化传承,盐项目体验为一体的青少年科普基地,集中展示了黄河三角洲盐文化特色。以三旅兵工厂、《群众 》 、北海银行等优秀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过丰富、详实、生动、系统的史料、实物和场景,以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全面反映了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六户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建设六户镇中央一 文件展馆,使之成为了解六户镇历史文化、历年来中央一 文件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扇窗口。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文化惠民工作的措施和成效,提高文化惠民知晓率和影响力,以文惠民如春雨,以文化人润无声,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作迈上新台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