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化开放式生信分析云平台产品开发 – 8 软件稳定性测试


前面文章讲述了更多的来自用户的需求分析,如何用技术方案解决用户需求、以及最终实现的效果,解决的是软件功能与特性的问题。

如何测试软件的稳定性?

简单的说,就是用测试软件录制人的操作行为得到录制的脚本,然后长时间用大量线程模拟人的操作。监控软件运行状态,并得到统计结果。

为什么这里跳过了单元测试、功能测试?

虽然开发过程中必然经过了单元测试、功能测试,但对于生信从业人员、企业用户来讲,这些概念过于专业,这里就不做过多描述了。

测试方案如下

测试环境:

服务器端(软件部署端)

CPU:I7 6700K 4 Core 8 Threads,4.8GHz

内存:64G 3200Mhz

硬盘:Intel 760P 512G

客户端(模拟访问端)

CPU: I7 8550U

内存:16G

硬盘:三星EVO 960 250G × 2

客户端运行:测试软件 Apache JMeter 5.1.1 JConsole,连接java虚拟机,查看测试时候java虚拟机运行情况

络环境: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过千兆有线 络连接

测试过程:

Web软件开发领域常用的压力测试工具有:Load Runner和Apache Meter,这里使用的是Apache JMeter。

1.配置好Apache JMeter Recorder入下图:

点击Start,运行Recorder服务,这里运行起来一个代理服务器,在客户端(模拟访问端)浏览器中代理服务器设置好JMeter的代理服务器地址。这样,客户端所有的文档行为,就会被JMeter录制下来,所得到的各种URL地址添加到线程组里。

2.在客户端(模拟访问端)使用配置好的代理服务器,访问软件,登录系统,把所有功能依次使用一遍。得到了一组录制好的脚本,如下图:

3.下一步就是模拟运行了,在Process里设置Number of Threads (users) : 10相当于模拟10个并发用户,理论上几百个用户都没有问题,这里设置为10(多次测试后:10个并发用户是因为受测试条件限制,启动测试后客户端测试机CPU满载,千兆 络满载;服务端负载CPU 20%左右,还有很大的余量,见后图)。而且本软件性质不属于高并发类型的系统,日常使用和可以预见的场景不会有太多的并发用户,追求的反而是长时间的稳定性。

? 点击工具栏上面绿色箭头启动测试,就会看到客户端发送大量的请求,测试就开始了。这时候打开服务端的任务管理器,就能够看到,CPU负载, 络流量升高。

  1. 经过很多次测试,最长的一次持续一天时间。可以JConsole中看到,系统平稳运行。并在压力/稳定性测试结束后,系统仍在平稳运行。

  1. 稳定性测试的结果:

可以简单的描述,用户录制的脚本平均执行了237678次(换算成日常操作次数,可能相当于几年的访问量),平均响应时间最长118ms(毫秒),异常0%。

经过这么严苛条件的稳定性测试之后,虽然也可能有个别测试盲区,但是这些数据从整体上已经足够判断一个软件的稳定性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