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不少家长已经在群里晒出了各种分离焦虑照。有些孩子经过幼儿园门口就会害怕得哭起来,还有些孩子在家吵着嚷着不想去幼儿园。
周到APP的一位热心读者叮当妈,为周到君提供了一个她自创的好方法,尤其适合性格内向慢热、超级粘人的小朋友。
孩子性格慢热,分离焦虑急啥煞家人
叮当妈告诉周到君,儿子叮当是个慢热的孩子,如今已经上小学了。在两三岁时,别人和他说话打招呼,他会扭头躲开,不予回应,也拒绝去上早教班。当时眼看入园临近,家里人心急如焚,不知怎么帮他适应入园分离。
这时,叮当妈向相熟的幼儿园老师请教,获得了一些好建议:比如,要让相对和孩子不那么粘的爸爸接送;给孩子买些了解幼儿园的绘本;在孩子的小包里放一张妈妈的照片,等等。
但到了8月底,叮当依然抗拒去幼儿园。于是,叮当妈自创了一个好方法——编故事带儿子预演入园生活。
第一天:自编小故事让孩子了解幼儿园日常
妈妈给叮当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孩子叫小明,这是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一早,小明就起床了,他站在小床上,拉开窗帘一看,今天的天气真好啊!(这完全就是叮当生活的实描)
“小明,吃早饭了,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可不能迟到噢”妈妈说。(这是妈妈希望叮当快点吃早饭,因为他吃饭真的很慢很慢!)吃完早饭,小明牵着妈妈的手去幼儿园,一路上遇到很多小朋友也牵着妈妈的手一起去幼儿园。(潜台词是,小朋友都要去幼儿园的。)
来到幼儿园门口,妈妈要去上班了,她蹲下来抱抱小明,和他告别。“哇……”小明大哭起来。(妈妈希望告诉叮当,上幼儿园哭是正常的情绪表达。)
“妈妈妈妈,我不想离开你,5555”小明抱着妈妈,哭得很伤心。(妈妈把叮当想说的都通过小明的口说出来了,听故事的叮当一副被带入的表情)
“小明,妈妈也会想你的。现在妈妈要去上班了,再见小明,晚上见!”妈妈转身走了。(幼儿园老师一定跟你说了,不要纠结,毅然决然地走。)
老师拉着小明的手进了教室。教室里,其他很多小朋友也在伤心地哭,他们都很想妈妈。(还是告诉叮当,想妈妈是正常的,哭是正常的,让他有种被接纳的感觉。)
正在小明想妈妈的时候,小茉莉来到他身边。(给叮当设计的朋友出现了。)“我叫小茉莉,你叫什么名字呀,你也很想妈妈吗?”(妈妈在告诉叮当,交朋友要先介绍自己)。“嗯。”小明回答。“我们一起来玩小汽车好吗?”小茉莉说。(叮当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小汽车。)“好啊。”小明和小茉莉一起玩小汽车,好像不那么想妈妈了。
吃完中饭,小明继续和小茉莉玩。他们看见小亮还在一边哭,于是走过去邀请他一起玩。(鼓励叮当多交朋友。)玩着玩着,铃声响了,放学了。(哈哈,妈妈不知道幼儿园是咋放学的,把小学那套搬来了。)
幼儿园门口,站着很多爸爸妈妈,小明一眼看见妈妈。“妈妈,妈妈!”小明飞奔到妈妈怀了。(讲这句的时候,妈妈的语气象孩子的内心一样,洋溢着开心。这时,再看看叮当的表情,感觉在和小明一样经历着这份久别重逢的喜悦。)
小明牵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哈哈,小学生作文的结尾。)
就这样,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叮当跟着小明一起,度过了幼儿园的第一天。如此纪实的故事,没想到叮当很爱听,第二天还缠着妈妈继续讲。
第二天:强化记忆缓解分离焦虑
“今天,是小明上幼儿园的第二天。他还是起得很早,又是一个大晴天”,叮当妈妈又开始编故事了。
小明正在吃早饭时,“我们一起去幼儿园吧。”原来是小茉莉在楼下叫他。(这样的场景是妈妈的儿时回忆。)“来啦,来啦。”小明赶紧加快速度,把粥喝完。(这里妈妈的意图仍然赤裸裸。)
小明和小茉莉牵着手一起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妈妈又要离开了。小明还是忍不住哭了。(允许孩子哭,接纳孩子哭。)他紧紧抱着妈妈,不想和妈妈分开。但妈妈要上班去,小明和小茉莉牵着手一起进了幼儿园。(朋友的力量。)
今天,小明和小茉莉一起玩火车轨道。(这也是叮当最喜欢的玩具哦。)玩着玩着,老师就来叫大家吃中饭了。原来,玩得开心,时间就过得这么快啊!(妈妈忍不住现身评论道)……
放学了,小明和小茉莉一起奔向妈妈……
叮当妈发现,叮当对幼儿园开始渐渐充满向往了。
连续几天编故事,孩子变得更开朗
就这样,叮当妈每天给儿子编一个故事,每天情景对话,让他了解幼儿园里大致会发生什么,让他知道在幼儿园可以交朋友,每天都是很愉快的。其中还安排了他和小朋友抢玩具之类的情节,希望告诉他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故事讲到第五天,再讲到小明和妈妈在幼儿园门口分别的时候,叮当自己说:“小明不哭了”。
叮当妈回忆,没想在现实中,叮当也是在第五天不哭的,看来,或许是故事起了作用,给了他心理暗示。入园后,害羞慢热的小叮当虽然也有过哭的阶段,但两三天就适应了,这远远超过家人的预期,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叮当妈觉得,正是这个“编故事”的小技巧,让孩子提前预演了一遍幼儿园生活,多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感。所以入园适应远比预想的顺利得多。总之,下面3个建议,今年入园的宝贝家长不妨一试哦!
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生活
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有很多朋友
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急于责备
祝小朋友们都能开心入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