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俊教授:读书三惑

读书三惑

文/范美俊(成都)

惑之一:上学即是读书吗

我出生在川南丘陵的农村,自小家里就提醒:“要好好读书。你看,大伯的两个堂哥哥都考上大学了!”俺家乡有一说法:“不读书,只能修地球(种地)。”为此,我暗下决心:要读书!后来读了点书,发现该说法也有传统,在士农工商 会的排序中,读书的士人地位要比不太读书的农人要高,故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后来才闹明白,此“读书”还真不是指兴趣盎然地读哪本书,而是指考学。更准确地说是上课加练习,目的是通过各种考试,而最终目的是以考试取得的一纸证书换取工作与职位。如果“读”出来很多证书,依旧换不来好的境遇,或许就会愤怒:“百无一用是书生!”再或以“知识改变命运”自嘲,意即不读书,那早就发了。就我观察,有些上学但未必读书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以在图书馆占座通宵达旦地考研复习,而对身旁可随手取阅的专业 刊不屑一顾。当然,我更鄙视那些摆在机场书店显眼位置的鸡汤文与励志书,其所谓的“成功学”,不过是成功者把鸡肉吃进肚里、钱赚进兜里,然后对大家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在我看来,读书未必只追求成功,也可以质疑成功。

惑之二:书有保质期吗

食品有保质期,而文章能超越时空成为“不朽之盛事”?我看也未必。小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其实不是书,而是一本7分钱的小人书《柜台一兵》,这本1976年出版的书,讲的是上海百货店员李祥荣牢记路线斗争,既当服务员又当宣传员的先进事迹。当他发现买料子做裙子的顾客有“裙子做得短点风凉点”的不正确审美观后,积极走访并深挖到阶级敌人——一个旧 会的裁缝。今人大多如郭美美那样喜欢名牌,而恐怕再难有柜台一兵了,多是礼貌地问:“现金,还是刷卡?”

这类故事在当时还有很多,各条战线都有目光警惕的“兵”,在买布都要凭票的年代,也要警惕和批斗未必有资产的人的不正确的有产阶级审美。多读一点文艺理论,就明白这是紧跟形势“政治挂帅、主题先行”、“三结合、三突出”的创作手法,作品的宣传力明显,但对文艺的伤害也大。克罗齐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以今之眼光看《金光大道》等文学作品的价值观,被认为是“精光大道”也有其道理。除了文艺创作,当时的研究也喜欢跟风,不少著作都简单地以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甚至是阶级斗争的红线贯穿。现在重读李浴、朱光潜等人的某些著作,就感觉过了保质期。

惑之三:刷屏也算读书吗

这些天心情颇不平静,叹惋魏则西、雷洋两个消逝的年轻生命,可能不少人都感觉被伤到了。这些信息不是口耳相传,也非来自广播电视与图书 刊,而是新媒体移动终端——手机。微信等软件不但快捷,还可点赞、评论和转发,千里之外的事情也如近在咫尺,地球真的变成小村庄了。

说今人不读书,这不是事实。今之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读屏,指尖一动海量的资讯尽收眼底。资讯太多,这时眼光就更显重要。图书电子化无疑也是大势所趋,三五百本书就能赛满书柜,而稍大的硬盘能装下数万本书却不增加一丁点重量。

过去的新华书店常悬“知识就是力量”等文字镜框,我未必认可但确实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专业书尽量买,与专业关系不大的文史哲也买。从薄薄的《唐宋绘画史》到12卷本《中国美术史》大部头,仅中国美术史我就有近30个版本。

读书让人长见识,也平添困惑,但更是愉悦的精神之旅。至今,我都能回忆起幼读水浒的场景,所看版本扉页上还印着“《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的黑体字,我当时读书少,只关心故事而看不懂这么深刻的文字。坐在床侧的一个大木柜子边,正午的阳光从瓦缝钻进来,几根直直的白线射在屋子的某个角落。当我看到林冲遭到奸佞陷害,心里憋屈得紧;而看到欺男霸女的周通被鲁智深痛打,则是浑身舒畅。偶尔,几粒灰尘飘过光线,房间刹那间变得五光十色……

范美俊,男,四川隆昌人、九三学 员。现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授、第十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川人 发[2013]33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3年,统一编 13884)、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1年,会员证 11437)、四川书学学会会员(2003年)、四川美协会员(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访问学者(导师:邓福星研究员)。自2012年起,担任《中国书画 》“言论·视界”特邀主持。

1993~1997年西南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学习,毕业获学士学位;2002~2005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开始在高校任教,2003年通过校评晋升讲师,2007年通过省评晋升副教授,2013年通过省评晋升教授。

作品曾多次入选省市书画展或获奖,论文多次入选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或获奖,在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文化中国》《书法研究》《美术观察》《书法》《中国书法》《国画家》《装饰》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美术批评300余篇,并有《新媒体文艺》《中国美术论辩》《画坛辑佚》等教材、专著出版。主要担任基础美术与艺术理论教学工作,同时从事书画创作和研究,兼及艺术批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12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