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最后一天,用友软件高调改名为用友 络,并召开近千人合作伙伴大会。该大会被冠以“首届企业互联 大会”,用友正式宣布进入“企业互联 ”市场。那么,这个“首届企业互联 大会”有什么来头?为何用友 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会认为,当前转型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唯一就希望进展快一点。
这是在发布会之后,自媒体大数 逮着机会问王文京转型中还存在什么困难时他的回答。王文京的底气从何而来,用友 络为了转向“企业互联 ”做了哪些事情,它真的不存在困难?
非也。
1.用友看重的转型机遇是什么?
在过去一年中,用友一直宣称“企业互联 ”来了。这是一个万亿元的市场,用友必须转型。转型有几个大背景,每一点都值得细说:
用友软件自身的危机,产品跟不上互联 发展,卖License不管用了;与用户只是一次性买卖,“失联”了;渠道过于臃肿庞大,增长出现困难;
互联 等技术因素和方法论大举入侵各个行业,无论是“革命”还是“颠覆”,这次进入到传统行业;
各类调研机构都在宣传企业互联 足够大,谁能获取一点点市场,足够支撑数年增长;
BAT几家跃跃欲试企业互联 市场,动作频繁,都在纷纷抢夺时间点进入;
资本市场在躁动,不断寻找新的机遇;
传统企业也在焦虑,不知道怎么用所谓的“互联 思维”改造自身;
CIO和CEO等CXO也在寻找新的技术方法和思想,生怕被时代抛弃;
综合以上背景,用友最终选择进入企业互联 市场。这种选择基于客户关系、市场趋势和互联 技术变化。不是说抓住了这种机会就能成功,而是要看企业转型的选择路线是否“适合自身”。
用友认为自身是“在软件市场最懂互联 ,在互联 行业最懂传统企业。”这是它经营26年2B市场、获得200多万用户的结果,这也是它坚定转型的理由。
先不论用友转型的决心和自身的举措,只说这种高举“企业互联 ”大旗的,只有用友一家,别无分店。业内用的词汇是“产业互联 ”,字面偏向整个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和互联 化,而用友打出的“企业互联 ”则是将“产业”一词落实到企业中。
王文京也说,用友此次转型,希望是在电算化、信息化之后,重新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从这个意义来说,用友举办的“企业互联 大会”,具有历史意义。也许正看到这个意义,本次会议来了不少部委、重要的合住伙伴,估计先给用友“点赞”再说。
2.用友为转型做了哪些准备?
用友看到机会之后,迅速转型,这种调整是全方位的,调整如下。
机构调整。以面向服务的企业规模为依据。用友 络,服务大型企业,核心产品是NC等,章培林负责;用友优普,服务大中型企业,核心产品是U8+、U9等,向奇汉负责;畅捷通服务小型企业,核心产品是T+系列互联 管理软件和工作圈等,曾志勇负责。
金融新业务。合资成立友金所,主做P2P业务;成立用友通信,主做虚拟运营商,并拿到牌照;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这是未来的发展重心。(注,这个新业务和老业务有交叉、融合,并非完全独立在某个公司中运作)
技术平台。所有的产品基于iUAP开放平台,谢志华负责。中小企业是T+平台。以后的产品都要基于这两个平台,可以做到统一账 等数据服务。
迅速推出“互联 化”新产品。如畅捷通的工作圈、优普的企业空间、U 银、畅捷支付、易代账等。希望用这些新产品的互联 特性黏住新老用户,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带动整个产品销售,并坐实“企业互联 ”的名义。
不同层面的开放。1.产品开放。产品研发的出发点是平台化,容易实现各类功能组件的插件化,如企业空间;2.战略开放,拉更多合作伙伴入场,如建立“中国互联 化推进联盟”,有多元的企业在内;3.资源开放和互补,如畅捷通和百度合作,加入百度大数据应用;与滴滴打车合作,嵌入到工作圈中。
谋划生态圈。希望以客户关系为基础,以用友的“企业互联 ”为中心,巩固原有生态链的行业软件咨询、开发、营销、集成等伙伴,加入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商(如华为等)、电商(如京东等)、公有云运营商、银行(招行、民生、平安等)等,建立由内及外,不同层面的生态圈。
3.用友还需要解决哪些困难?
看到用友的这种布局,不难感觉出用友软件变为用友 络之后的野心,整个公司战略百废待兴。在这种调整中,用友谈论企业互联 愿景、机遇和自身变化较多,谈论客户需求和变化较少(也许场合不同,这次主要是合作伙伴大会)。
从现实情况来说,传统企业面对互联 焦虑是全方面的,用友能否基于客户理解,提供从战略、规划、落地、实施、运维的一揽子“互联 化”方案?而不是点对点的出某个解决方案?
当前用友如此多的互联 新产品纷纷而出,用户能否接受,能否纳入到固有的信息化体系当中,能否迅速见效,带来业务上的增值?这些产品又是否采用互联 的做法,让用户“眼前一亮”、增加粘性?用友的产品是否做到研发快速迭代?产品能不能将用户“连接”到用友的大体系中,真正做到“数据”服务?
在产品销售、经营和维护的过程中,原有的渠道体系能否迅速调整心态,转型到用友 络为核心的生态链中?能否找到新的增值点?毕竟用友过去的渠道太强大了。
用友一直说业务方向是“企业应用软件+企业互联 服务+互联 金融”为主,三者之间相互融合;而组织架构之间则是以用户为导向的,业务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这种产品、组织架构之间能否迅速相互融合,真正做到以客户价值为驱动,服务某个特定用户,做到用友所推崇“阿米巴”灵活多变的管理风格?
有变化总是好的,可能就在新的机遇中发现商机。而战略从来不是务虚的东西,需要落地。接下来,就看用友 络这三年如何落地了。
关于《大数 》
中国最大的商用及企业级领域“蜂巢”自媒体联盟成员,独立思考,发现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价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