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码行诉支付宝侵犯“扫一扫”专利权案正式开庭审理

  原告发码行公司两名代理律师以及公司法定代表人,二维码“扫一扫”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被告支付宝公司两名代理律师,参加了庭审。

  庭审中,发码行公司明确了其诉讼请求为:要求支付宝公司在其支付宝APP中停止使用发码行的专利方法,并提供证据要求支付宝公司停止支付宝APP中扫码调起哈罗单车小程序过程中使用“扫一扫”的专利方法,要求被告因此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

  本次庭审双方律师准备充分,主审法官经验丰富,整个庭审仅用了短短3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环节。庭审当天法庭没有对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将择日再次开庭审理。

  拿出手机“扫一扫”,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在现代 会的很多领域,手机扫码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扫一扫”,一切信息均可掌控。不仅可实现支付,还可享受电子凭证、公交信息、安全信息、旅游信息、 站链接、个人定位、礼品留言、手机应用下载、影视娱乐、包装附加信息、物流跟踪、 互动、身份识别、金融防伪鉴定、商品信息溯源、移动业务检测……等服务。手机只要搭载和预安装了大量具有“扫一扫”功能的APP,如比较典型的“微信”“支付宝”“携程”“淘宝”“美团”等软件,用户只要“扫一扫”身边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二维码发出者的各种信息,方便又快捷。可见“扫一扫”已成为万物互联的物联 时代不可或缺的应用技术。“扫一扫”专利技术的应用,不仅会给商家、企业带来更多财富。同时也正在和即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带来“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的闭环互通,其安全价值无可估量。

  据了解,“扫一扫”专利技术由发码行董事局主席徐蔚博士发明,他利用二维码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发明了“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从服务器编码(动态码)→终端扫码-解码-执行、可完成闭环交易系统的“扫码”实用技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保护的“扫码”技术,包括一维码、二维码、多维码在内的所有条形码图像。“扫一扫”采用条形码图像在移动终端与后台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实现的是对所有码制的条形码图像都能进行正确解码,并可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也可以实现在没有后台服务器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一侧即可完成服务的提供。

  另据了解,“扫一扫”应用技术专利除已经受到国内保护外,还获得了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多地的相关发明专利权。基于“扫码链接、统一发码”的专利已经在全球近百个国家或地区提交全球申请、已经获得专利授权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印度、南非、新加坡等,涵盖“扫一扫”、“看一看”御空眼镜、“想一想”量子码链、地球码、物格数字地球、数字钱包、统一发码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从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到正在修订的专利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再到建立多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措施已不断加码,力度不断加大,释放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与信心。据悉,9月8日,小i机器人向苹果发起了索赔100亿,要求停售iPhone,发码行也在2020年8月起诉了苹果手机APP预装扫一扫软件专利侵权。这些企业敢于维权的勇气,正是来自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形成的新生态。因此,发码行此次诉支付宝侵害“扫一扫”专利的维权行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关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