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热风靡 看似功能强大的运动APP靠谱吗?
三秦 2015-06-16 08:05:47
健康运动软件功能介绍“很强大”
一项关于移动健康类应用的调查数据表明:19%的智能手机用户在他们的手机中至少安装了一个与健康有关的应用程序。有的手机用户甚至全部安装各种健康软件。西安市民李媛对此就表示,自己的手机里下载了3款这类软件:“人都有惰性,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运动,比如工作忙、参与聚会等等,打乱我的运动步伐。我之所以下载这几款软件,主要是督促自己坚持锻炼。”
软件记录步数存在误差
手机里下载一款计步APP,随着你的运动,这款软件会自己记录你的步数以及走这么多路消耗的卡路里,这是目前最为简单的一款运动软件。它的工作原理大概是这样的:人在步行时重心会有改变,设备中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受到重心移动并进行计数。试想,如果走路时手机没带在身上,或是坐在工位上由于各种原因带动手机摇晃,这样可能也会产生数值的变化,因此记录下的数字肯定不会准确。
对此,几个品牌都表示运动手环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没有这么重要,重点在于为用户呈现运动的规律和趋势。这听起来像借口,其实不无道理,锻炼的关键在于坚持并有规律,这些设备能反映使用者在运动、生活作息上模式的改变,精确计数的意义相对不大。
靠软件来测体质这事不靠谱
如果我们不在意跑步、爬楼梯、走路数据的精确性,但下面这些功能就让人不得不小心:手机应用中可以测血压、血糖、胆固醇、体质等。事实上,这些测试准确么?
您面色晦暗或容易出现褐斑吗?您容易有黑眼圈吗?您容易精神紧张吗……以上是一款手机软件中中医自我体质辨识的部分题目。“这其实就是健康 站上的体质自测题,有些属于医生在诊断时可能关注的问题,但大部分是普通上班族都会有的。而且很多人做这种测试的时候,自我感觉会有偏差,靠这个软件来测试体质,并不科学。医生测试病人体质,会望闻问切,还会借助专业仪器。”徐医生说。
运动软件多以有氧运动为主做太多损伤身体
对于运动一族来说,一些记录运动路径的软件的确有指导作用。健身教练程诺认为:“对于初级入门者,这些App可以增加运动的乐趣,分享的功能可以让别人一起进行监督,达到坚持的目的。以达到提高基础代谢,提升个人体质的目的。”
健康运动软件监管有待完善
专业人士还表示,对一些“较真”的人来说,健康应用可能并不是件好事:今天为什么我没走够一万步?为什么我的心率这么快?胳膊上的黑痣是不是变大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再加上应用数据本身的准确性,这种心理上的压力并不利于健康。
近日,《皮肤病学档案》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针对四款旨在帮助人们诊断皮肤病变是良性痣还是黑素瘤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实验表明,这些应用程序确定病变是黑素瘤的准确性在6.8%到98.1%之间变化。其中稍微靠谱的一个应用也只是将拍摄的皮肤照片传送到合作的诊疗室进行分析,而最坑爹的一款应用竟然是通过应用的自动算法来分析皮肤图片,试想这样一个结果值得信任吗?这种软件诊病,基本是在靠碰运气。
而一些行业类的人士也表示,这些软件基本都是一些软件公司开发,内容多来自于健康 站,并不准确。目前内地还没有卫生部门官方发布的健康应用软件,而这些随时发布和更新的健康软件,都未经卫生部门审查监管,不要轻信。
下载这些软件旨在参考
面对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健康软件,徐医生认为,这类软件可以当作参考,至少它提倡的是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跟踪你每天的运动量、你每天的饮食是否健康等。至于催眠类软件,通过音乐使人入睡,则因人而异。有些人受心理暗示,可能真有睡眠效果,有些人则可能在音乐的干扰以及强烈想入睡的心理下,更难入睡。她特别提醒,入睡时,手机别放在枕边。有些睡不着,定力又不强的人,常会不自觉拿起手机玩,影响睡眠。
专家建议:可以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中安装一些关于健康、饮食、运动类的软件应用,随时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诊病、开药方的软件,则不要轻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