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三人谈:互联新时代,数字经济如何精进?

编者的话:2022年世界互联 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9日至11日在浙江乌镇召开。本次峰会以“共建 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 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作为世界互联 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大会凸显了新时代下的互联 发展成果,例如数字技术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多方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可见数字经济正在不断拓展自身含义,为经济赋能。那么,如何让数字经济更好地发展?如何让技术填平信息的鸿沟?

数字赋能驱动新发展

李晓东

数字技术正在驱动经济 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纵观历史,数字经济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农业经济时代, 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基本单元,以土地和劳动力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主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工业经济时代,出现了企业法人这种中心化组织形式参与 会生产,资本和技术与劳动力相结合,实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但是减量制造的生产模式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和浪费。而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与其他各类生产要素结合,将产生以数字平台连接为基础的非中心化自组织形态,实现基于大数据和特定算法的按需供给和基于3D打印的增量制造,形成以全域经营为典型特征的数字化经营模式,进而不断推动新商业文明的出现。

数字经济是由数据驱动的经济形态。当前数据要素的价值还远没有释放出来,需要在基础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从DNS(域名服务系统)走向DIS(数据互操作系统),实现数据互联,支撑实现数据和应用解耦,实现数据跨域互联共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数据治理安全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历史上,数据一直就有,只是计算机和互联 推动了数据的数字化,数字经济也并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对立,也不是区别于实体经济的所谓虚拟经济,而是经济发展必然到来的新阶段,所有的行业领域都会涉及到数字化转型。

例如,从农业角度,数字技术可以赋能从种植的数字化增减产量,到采摘运输的机械化控制;而在工业领域,工业互联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已经帮助实现了不少黑灯工厂(即全自动化工厂)的落地,极大促进生产效率。

建立精准高效的治理体系

鲁传颖

由互联 所催生出的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 会发展,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 会治理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建立精准高效的治理体系对于经济发展、个人福祉、 会稳定至关重要。与传统的治理议题相比较,数字技术自身迭代速度快,对传统经济、 会治理结构颠覆性强,同时,还存在着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风险挑战。

对政府而言,这需要超越传统的治理理念,建立更加全面综合的治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治理对于技术发展、数字经济繁荣的干扰。国外有学者用“金德尔伯格陷阱”来描述数字技术治理面临的治理挑战,即技术发展初期对治理考虑不足导致了事后治理的成本高企。在数字治理进程中,互联 企业是主要的被治理主体,各种治理议题都离不开企业承担主体责任。但是,技术的发展往往会超越此前的预估,因此在安全隐患暴露后,互联 企业时常会引发 会更大的不满,并由此承担更大的成本。

因此,建立一种符合数字技术发展,精准高效的治理模式成为了政府、企业和 会所面临的共同责任。首先,治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企业、技术 群的共同参与,各司其职。政府应当规范引导,并且建立清晰的、可执行的目标;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业务合规;技术 群应当将治理理念提前嵌入到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当中。

其次,从精准有效的治理目标来看,当前中国的数字治理还需要解决沟通问题。从实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政策法规比较粗糙,难以落地的情况。当然,也存在着企业对政策意图缺乏准确理解,要么过于严苛,要么过于宽泛,导致了部分互联 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明确。

与全球共享实践经验

盘和林

世界互联 大会是全球互联 产业沟通交流的成熟平台,既连接着数字经济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也连接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大会集聚各方精英,集思广益,为全球互联 的发展谋新路,铸新篇。通过交流,与会者既能把握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也能在规范治理互联 和数字产业方面达成更多共识,为数字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指明路径。

近年来世界互联 大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关注数字技术和互联 的发展,数字技术和互联 发展是解决未来人类 会发展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数字产业和互联 日新月异,数字经济为我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举世瞩目。

从全球看,互联 和数字技术是解决全人类问题的关键技术。当前世界面临大变局,贫富差距拉大,逆全球化,地区冲突,环境、能源问题频发,全球人类急需找到一条普遍适用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互联 上的成功,为其他国家解决问题提供了参考方案。

从中国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四成,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方面中国将数字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通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诸如从制造到智造,提高制造业的定制化生产能力和响应速度,实现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是中国新兴产业的根本。中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部分和数字技术相关联。新经济、新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量,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需要强调的是,面向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还没有到达终点。当下围绕数字技术和互联 的新应用还在不断涌现。元宇宙、自动驾驶、智能物联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应用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而为迎接新数字时代到来,中国一直在做两手准备:

其一是准备新数字时代的硬件:东数西算、数字一体化、5G建设、能源布局、基础科研等等,这些新型数字基建为数字创新缔造运行环境;其二是准备新数字时代的软件。当前数字经济治理顺利推进,中国以法治规则理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