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武:海南全面封关具有独特优势 需加快建设特色“消费链”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国际旅游岛,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一句话定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基调。

“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 告两次提及海南自由贸易港。今年初,海南省《政府工作 告》指出:“十四五”时期海南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完成自由贸易港第一阶段制度安排的有关任务,争取2023年底前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关各项准备。

优势

全岛“零关税”与统一大市场

通常而言,封关运作是世界各大自贸港通行的运作模式,即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境内关外”的模式进行监管,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域。

相较于迪拜和新加坡等自贸区,海南封关有哪些独特优势?在王毅武看来,首先海南四面环海,拥有天然的隔离屏障,封关条件比上述两者优良,封关成本较低。更为重要的是,海南背靠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内地市场,这是世界其他自贸港无法比拟的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并不是其独有特点,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有的也有零关税政策。但相较于普遍几平方公里的零关税区域,海南全岛“零关税”是最独特的。

从区位来看,海南正好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两个经贸最活跃区域的中间节点。从海南出发,4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7%的全球人口和全世界30%的GDP。王毅武表示,“全岛封关”有助于将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利因素,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关键

加快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消费链”

在王毅武看来,实际上,国家赋予了海南一个崭新的任务——要打开一个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这和我们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战略要求及特点是一致的。因为,以国内市场为主,以消费作为战略基点拉动经济增长是‘双循环'的重要特点。从这个层面来讲,国家在海南走了一步‘先手棋'——在新发展格局正式提出之前,国家就在积极部署和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诸多实践了。”王毅武表示。

围绕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样一个主线,王毅武认为海南接下来在推进全面封关的过程中主要有三大关键工作要做实:从海南实际出发,客观布局复盖全岛的消费重镇;打造规模性消费供给集群;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关键在政府的作用)。

王毅武表示,“既然是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就必须要有充分的消费供给。海南需要重点布局以‘零关税’为特征的规模性消费供给集群,吸引大企业和商家入驻,提供充足的消费供给。此外,在布局旅游消费重镇,消费供给集群的同时,海南必须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如果你的营商环境不好、市场秩序不好,这对于消费的促进是非常不利的。”

基于上述三大关键工作,王毅武提出,“现在我们一般讲产业链、供应链,却很少讲‘消费链’。我认为海南一定要构建起完整的消费链。首先是消费需求方——吸引好、服务好大量的消费者(游客与居民);其次是消费供给方——培育引进大企业、大商家;第三是大力培育、完善、壮大消费市场。”

挑战

欠缺经验 营商软环境待完善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海南省也已对全岛封关运作前期基础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接下来,海南启动全面封关的准备工作将面临哪些难点?

王毅武表示,由于全岛封关运作是一套前所未有的制度设计、无现成经验可循,目前在口岸布局、海关监管、税制改革、事权划分、机构编制、风险管控等方面尚存大量工作缺口。

“封关的硬件难度并不大,难度在于软件,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出台,这是关键。目前,海南在这方面依然欠缺经验,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特别是中央各部委要真放真改真支持。”王毅武表示。

他以打造完整的消费链为例指出,“这一过程中,海南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引领功能、监管功能、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成为一个科学的管理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这是目前海南的当务之急。”

最后,王毅武强调,自贸港建设如何真正惠及本地居民,有充实的获得感、荣誉感与使命感,营造良好的奋建与创新环境是自贸港建设的基石所在。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