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把云业务的收入单独列出来,但在华为2018年的财 沟通会上,华为云却是唯一一个,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外被重点提及的业务板块。而在近日,被华为内部称之为“Cloud Only”的战略也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2019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在大会主题演讲中表示,在当下全行业已进入Cloud 2.0时代,政府与企业成为上云的主力,混合云已成为Cloud2.0时代的主角。打造最佳混合云是华为公司在云服务领域的核心战略和追求。
汪涛在分析师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为此,华为在去年年底对“ICT基础设施业务”进行了组织架构的重组和优化,将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数据、计算、存储、IoT 等与IT强相关的产业重组为“计算与云”产业群,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Cloud & AI产品与服务”,而在今年的一季度,华为又将IoT、私有云团队合入Cloud BU。汪涛说,“这些举措都是落地Cloud Only的战略。”
“Cloud Only”战略落地
作为云市场的“后来者”,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野心”并不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今年年初的一场内部讲话中提到,将把云业务拿出来改革。“华为将来会在云业务上争夺世界,云平台的种子也要依靠守‘塔山’的人,也靠你们进攻,大家的思维要从坚守颗粒性管理的服务要转向云平台管理服务的思维。”任正非说。
汪涛在大会演讲中表示,华为的“Cloud Only”战略,通过对资源和组织的整合,从芯片到数据中心、从硬件到软件、从IT基础设施到云服务、从边缘计算到云计算,将资源全部集结。这样做是希望通过压强投入,将华为云打造成业界唯一的拥有全栈能力的云。
云业务将成To B业务的入口
在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演讲中表示,AI已经不是泡沫,而是真实在改变各行各业,如环保、医疗、运输,近几年AI正在助力加速企业上云。
“在两年前,很多企业仍在犹豫是否要上云,现在都在讨论怎么尽快上云。AI是企业上云的核心驱动,因为很多企业己经认识到,AI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云上的数据创造巨大的价值。华为预计,2025年所有的公司都会上云,97%的大企业都会使用AI,77%的云上应用都会用到AI。显而易见,AI将会是云上竞争的关键。”胡厚崑表示,企业使用AI面临两大挑战:算力非常昂贵,应用开发难;需要特殊的工具和专业技能。
而华为采取的措施是,从芯片做起,推出AI芯片昇腾910和昇腾310,使得算力资源桑变得更加“经济”,针对开发难的挑战,华为又发布了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并且目前华为云已经为10多个行业提供AI服务。在胡厚崑看来,在AI领域的投入将会让华为在云赛道上取得领先。
但从目前云计算的计算生态来看,亚马逊所引领的互联 系公司依然是该领域的领头羊。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数据中,AWS、阿里云和Azure依然占据了亚太地区的前三名。并且在第四季度的亚太市场中,AWS占据24.1%的市场份额,保持着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
面对竞争,郑叶来表示,华为的核心在于投一个产业,投五年七年有没有未来,而不是现在盘子里能挣多少钱。华为云的发展逻辑是成为华为公司整个To B业务的入口,目标是成为全球云服务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
戴鲲也表示,看到华为云在各个重点行业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和阶段性成果,但如何更好地在保持运营商云业务支持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全球市场覆盖,如何进一步在技术架构和细粒度能力层面统一和改进不同领域的产品体验,如何更好地使其他新兴技术领域的产品与云平台融合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创新,将是华为云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