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SEOer踩过的七个大坑,以及技巧分享

现在各种 站被培训机构、SEO教程所充斥着,但是很多教程里面包含了很多SEO知识点的误区,这些误区对于新手小白来说简直要命。郑州APP开发公司老曹结合这么多年从SEO小白一步步走到现在所经历的种种,整理出七个最容易忽视但是最常见的知识误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误区二:此反链非彼外链

简单的理解domain就是一个站点的反链域,也可以叫做站点的反向链接域名,而查询出来的搜索结果就是与之匹配的反向链接域名的数量(同一个 站可以被多次计算)。

如果你把domain查询出来的反向链接域名当作是自己 站的外链那你就对于SEO的基础性知识点了解的太片面了,因为如果我做的是锚文本外链,使用domain你根本检索不出来。

误区三:刷排名不稳定

对于 站排名不稳定的理解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没刷过,认为是黑帽行为导致的。二是刷了之后没有继续续费,排名才会掉了。其实关于刷点击排名,如果能够真正的做到点击的真实性模拟或者软件参数设置得当,排名会非常稳定。还有一种就是 站内容太薄弱,就需要咱们适当增加内容更新,外部链接的导入提升页面的关键词权重来促进 站权重的稳定,关键词排名也就会变得稳定了。

误区四:此权重非彼权重

站“权重”是每个SEO都看重的指数,其实对于任何搜索引擎都有一套自身的页面评级算法,这类算法综合各种SEO元素,最终的综合评分就是页面质量的权重。很多在交换外链时都着重看待“权重”高低。我希望大家能明白,站长工具之类的平台所得出来的权重值只不过是通过有指数的关键词排名进行一系列的流量预估而产生的。

很多朋友在优化关键词的时候会优先去操作一些高指数的关键词,反而真正有价值、有转化、有很大搜索量的词给忽略。而一个 站是否真正具备很高的权重至少具备三点:1、域名年龄,2、页面更新频率,3、内页排名。

误区五:关键词密度要遵循2%-8%

这个坑初期我也是深陷其中,不知掉这个比例是哪位发布出来的,毕竟每一一家搜索引擎公布过这个参考值。这个数值一出来,就给SEOer们下个套,在今后写文章时都会刻意跟随这个优化密度。很多时候出现的是:别人的12%的关键词密度合适,你的确实作弊。衡量一个关键词在站点是否堆砌的核心要点绝对不是看关键词密度。而是看 页结构本身的关键词频次分布。

站长工具之类的平台都是先通过 页去除所有HTML元素代码以后所得到的 页总字符进行计算。他们的计算公式一样,存在差异化的密度因素是因为抓取后的关键词数据不同。计算公式如下:

页关键词密度(百分比)=关键字符总长度(关键字符串长度*关键字出现频率)/页面文本总长度

如站长工具数据:约0.0117(约1.2%)=165字符(3字符*55次)/14070字符

老曹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各位,所谓的密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把出现的关键词频次能够有效的分布,并且做到自然化,超过8%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过分堆砌。

误区六:此算法非彼算法

现今我们知道最多的就是百度的蓝天算法、绿萝算法、冰桶算法等等。虽说公布算法,不够都是一篇千百字的文章,剩下的自己想。其实吧,真正的搜索引擎算法其实差不多并且都是通用的,比如链接分析里面有HITS算法、HillTop算法等。关键词有TF-IDF算法, 页有文档检索模型等。而这类算法如果你可以把控的很巧妙,运用的自如,其实就不难发现搜索引擎的排名方向标。

误区七:指数决定关键词难度

从本质上讲,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只能说明一个关键词的周期性热度,但并不能反应关键词的难度。而关键词的优化难易程度至少有如下四大类型,由难到易。

1、关键词长度:关键词字符越短,关键词明显优化越难,因为关键词字符越短,那么要把控的用户需求越多,导致关键词的优化难度增加。

2,搜索结果数量:一个关键词的优化难度很多时候可以由关键词的检索结果而决定。

3、首页竞争数量:首页的排名站点(独立 页域名首页)越多说明关键词的竞争越大,即使没有任何指数可言,但是关键词难度依然很大。

4、关键词指数:是优化关键词难度的最弱项,只能说关键词指数可以反应一个关键词的周期性指标。

郑州APP开发编者说:从事SEO不断学习的劲头没错,但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选择的学习,学着辨别理论的对错,就如百家争鸣,你需要择取你需要的部分即可。另外,掉坑的次数多了,你就熟练了,不去实践,你连坑都见不到,更别提流量猛增了。

以上内容由郑州APP开发公司整理发布:
http://www.appoa.cn/news/1048.html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2月27日
下一篇 2017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