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管家”上任两个多月 扎根 区发挥“大作用”

人物一:

孙秀萍:走进群众 争取在 区扎根

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扎根基层,是孙秀萍选择成为 区“管家”的初心,“我在大学里入党,来到 区工作对我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孙秀萍说,不论以后是继续扎根基层,还是有其他的选择, 区“管家”的经历都将成为她人生中宝贵的经验。

刚到 区时, 区书记就给“管家”们上了一堂课,并配备了新的办公桌、电脑,安排 区工作人员一对一地对“管家”进行指导。“每次有不懂的问题或者困难,同事们都会很热心地帮我们解决,整体的工作氛围和谐又融洽。”孙秀萍说,她所在的是 区党建部门, 区目前有一百多位老党员,通过参加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她也体会到了来自前辈的关怀与温暖,更加坚定了用所学的知识为居民办实事的想法。

工作以来,孙秀萍常常与 格员一起参加“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她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在一次电梯安全讲座中,我了解到了被困电梯后的自救知识,不管是对于 区居民还是对于我们工作人员,都很实用。”

想在 区一直工作下去

区工作就是切切实实地走进群众,虽然在 区工作只有3个月,孙秀萍所做的点滴小事已经汇聚成 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采集核酸的时候,我们发现 区里有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手机,有的老人使用的还是老人机。”孙秀萍说,对于这样的老人,她和同事们会帮助他们打开预登记码,或是将预登记码直接打印出来。虽然都是举手之劳的小时,但这让居民们很快记住了孙秀萍,每次只要看到她出现在小区,都会亲切地称她为“小孙”。

在 区工作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温暖,也萌发了孙秀萍想一直在这工作下去的念头。“其实刚毕业的时候挺迷茫的,后来考取了 区管家,签订了两年的合同,有时候也会担心两年后何去何从。”孙秀萍说, 区书记曾对他们说过,只要在好好干, 区十分欢迎他们的加入。“这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也一定会努力工作,争取在 区扎下根。”

人物二:

胡天意:只要被认可 不管多累都开心

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的胡天意是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梅山路 区的“小管家”,作为基层服务的新生力量,她参加了疫情防控、整理软件资料以及户况调查等多项工作。从职场“小白”到获得居民们的认可,胡天意对“管家”的身份越来越有认同感,也特别珍惜这份工作。

跟着师傅熟悉 区工作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缺乏 区工作经验是普遍的状况,因此,梅山路 区给每位“管家”都分配了一个帮带的老师。

“刚来 区的时候 ,师傅就告诉我,与居民的沟通要真诚、要互相尊重,更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为想办法。”胡天意说,在具体的 区工作中,每当和居民沟通时出现困难,她就会思考为什么居民不愿意接受她?是说话的语气?还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再根据师傅平日的教导思考应对方法。

除了在工作上进行指导,师傅也很关心她的生活情况。“我家在外地,来合肥工作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住宿。”胡天意说,师傅常常和她聊天,并主动询问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当师傅得知自己没有住处后,便主动为她联系了一位房东。“我现在住的地方离 区很近,生活也很方便,感谢师傅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

从不被认可到获得点赞

在 区工作,必不可少的就是与居民打交道。但是对于像胡天意这样年轻的 区“管家”,许多居民最初并不认可。“一开始去居民家中核对户况时,很多居民都会拒绝,甚至不让进门。”胡天意说,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她首先会耐心地与居民解释,再让他们打电话向 区进行确认,“在他们了解情况后,会因为态度不好向‘管家’道歉。”

调查分析:

“走出校门、进入 会,‘小管家’们在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河区委组织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小管家”们站在防疫第一线,与 区同事们一起迎难而上,对居民开展“扫楼”宣传,挨家挨户摸排信息,参与核酸检测、人员流调、信息采集等工作,他们是“联络员”“宣传员”,也是“调解员”“电话员”。

为了管好用好这支队伍,包河区在做好集中培训、实地见习,待遇保障、定向培养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专门出台大学生“ 区小管家”管理办法,并通过“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广泛开展培训,提高“ 区小管家”工作能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