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利用京东白条漏洞骗走110万!快要毕业了,却要坐10年牢

白条购物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近日,一则大学生利用“京东白条”漏洞进行恶意赊购案引发关注,然而对于判决结果,有人问,京东就不该担责吗?

近日,一则“京东白条漏洞”

的微博话题上了热搜榜:

白条是京东金融于2014年2月推出的信用支付类产品,用户可以先消费、后付款。

据 道,大三学生汪某想2017年偶然发现,“京东白条”存在一个“致命”漏洞——无需本人实名认证,也无需绑定银行卡,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就可以注册账 并赊账购物。

汪某觉得“好玩”,于是找来了小伙伴,以及小伙伴的小伙伴,组织他们冒用别人身份注册京东账 上购物,然后变卖套现,企图实现真正的“打白条”。最终,汪某等9人被以诈骗罪判处10年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大学生真“打白条”110万获刑

3月8日,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利用京东白条漏洞进行诈骗的案件,9名被告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其中还有4名大学生。

随后,汪某从长沙某高校附近的一个 吧,花了200元购买了一张在校学生的身份证。然后,他又买了一张手机卡。汪某利用买来身份证上的信息、以及新购买到的手机 在学信 上注册了一个帐 ,并查询到这张身份证对应的学籍信息。

通过查询到的学籍信息,汪某便在京东平台申请了一个帐 ,并提交了“京东白条”赊购业务的申请。

做完赊购业务申请后,汪某把身份证和学籍信息全部转交给了张某,张某利用学籍信息来到了该身份证人的大学,并找到了该学校的京东面签官(一般为大学生兼职),进行现场面签。

第一单“生意”成功后,汪某和张某都尝到了甜头,两人开始招兵买马,进行大规模的骗购。

2017年10月11日,京东金融公司总部在日常交易监控中发现一团伙多次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线下和线上视频面签骗取白条额度并进行购物消费。

在欠款到期后,京东公司电话联系身份证上的人员,其均表示从未进行视频面签申请“京东白条”,也未使用“京东白条”额度进行购物消费。京东公司遂向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 案。

公安机关立案后,将汪某等16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抓获。汪某、张某供述,自己通过上述作案手法,共诈骗京东金融公司110余万元商品。

3月8日,法院依法判处汪某有期徒刑十年九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其余七名被告人也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至少200人因“京东白条”诈骗等行为获刑

据澎湃新闻 道,本案主犯汪某称,“最开始使用白条是正常购物,后来发现京东系统自身存在漏洞——实名认证可以直接跳过,不需要绑定银行卡,就可以面签。我觉得很好玩,像黑客一样。我就叫了一些人,我只提供操作方法,具体都有人负责。”

实际上,近年来,冒充他人打白条、花呗的“坏心眼”的案件层出不穷,围绕这些信用支付类产品,有一条规模化作业的“黑色产业链”,且以消费需求旺盛的年轻人居多。

2018年吉林船营区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中,7名“90后”被告人伪造入学通知书和入学缴费单据,招揽7名 会闲散人员(均已不起诉)冒充吉林市北华大学大一新生,获得京东白条贷款消费近5万元。

在辽宁锦州市太和区的一起判决中,两个80后姐妹召集了12名 会人员,让他们将身份信息填写为渤海大学大一学生,在京东上注册申请白条账 ,骗取京东 上商城信用额度9.6万元。

2017年重庆市綦江区法院宣判的一起案例中,被告人李某等7人利用计算机软件盗取并贩卖他人京东账户信息,同时利用他人账户中的白条功能购买商品。这7人中年龄最大的于1985年出生,年龄最小的为1994年出生。

2018年长沙市芙蓉区法院的一起判决中,6名大学生利用从 吧购买的个人信息骗取京东白条赊购额度,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到4年不等。

据法制日 道,2018年2月,浙江绍兴警方成功打掉一个“花呗套现诈骗”产业链。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继续用钱的心理,发布大量套现广告寻找猎物,当猎物被低价套现吸引时,嫌疑人就会联系中介,中介会给嫌疑人一个正规的 购门票链接,如价值330元左右的环球影城门票。嫌疑人诱使猎物使用花呗购票,并强调要将收票电子邮箱填写为指定的电子邮箱,嫌疑人把这种交易称为“黑单”。

当猎物用花呗完成购买,中介核实收到的电子门票后,诈骗嫌疑人就会把猎物拉黑,中介会将骗来的电子票以票面价8折至9折的价格批量卖给上游票务公司,从中赚取差价。

据澎湃新闻根据裁判文书 统计,至今已有超过200人,因为利用“京东白条”诈骗等被定罪判刑。据判决书披露的107名被告人年龄,平均为28岁。长沙市两家法院宣判的京东白条诈骗案中,大学生被告人占到了近一半。被告人被判处的最高刑期为19年,平均刑期为2.35 年。此外,判决书提到的大学生受骗人数超过362人,成为受害人中较显眼的群体。

友:京东就没有责任吗?

据澎湃新闻 道,一名参与办理汪某等人诈骗案的律师认为,“尽管在这类白条诈骗案中,京东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风险控制存在问题,但是从刑法意义的角度,这些90后大学生并不能因京东公司自身的问题而减轻刑责。”

也有不少人认为,漏洞不是违法犯罪的借口:

据天心区人民法院消息,法官已经将其在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当面向京东公司工作人员进行反馈,并提出了完善制度的相关建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12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