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在练拳击。
新业态调查
健身者说——
90后小夫妻:巴西柔术和拳击可在家随时开练
住在海珠区昌岗一带的90后小夫妻袁震和刘诗敏因为疫情开始居家健身。袁震原本在健身房练习巴西柔术,一周练三次左右,周末会跑步锻炼。疫情期间,健身房关门,他坦言,运动明显减少,为了保持状态,他会尽量在家做一些体能锻炼,如俯卧撑、波比跳,以及一些力量练习。巴西柔术讲究对抗技术,袁震认为,健身房有运动气氛,但存在干扰,在家可以安静思考、总结技术。
妻子刘诗敏在他的鼓励下,宅家期间也有了新爱好——拳击,运动量大,而且有助于发泄情绪。拳击手套、腰靶、手靶,袁震花200多元 购了一套拳击设备,然后配合妻子在家开练,一些基本的动作则通过短视频教学平台学习。复工复产后,袁震回到健身房,诗敏却爱上了在家打拳击,因为可以随时随地酣畅淋漓地打上几拳。
80后初级跑者:热衷越野跑 “客厅马拉松”太枯燥
“今年上半年的越野赛要么退赛了,要么被延期了。”80后初级跑者陈辰热爱越野跑,年前给 了五六个越野跑赛事,由于疫情,他的“全国巡回越野跑计划”被搅黄了。陈辰坦言,因为疫情,自己的运动计划受到很大影响。今年2月到4月,他基本没有下楼跑步。
如今,户外跑基本能实现,但人员聚集的一些大型马拉松赛事被取消。据新华 体育联合咕咚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的跑者行为大数据 告》显示,疫情影响下的一季度,室内跑步人群同比增长18.5%,更多马拉松爱好者开始线上跑。
九旬“不老潮翁”:“热爱运动,哪里都是运动场”
在越秀公园,要问起一位每天练习爬行的长者,常来这里运动的人都知道指的是李培良。头戴棒球帽、爱穿红色运动裤,这个步伐利索、身姿柔软的老人丝毫看不出来已年过九旬。“从十几岁开始跑步、骑行,参加过‘火炬长跑队’,两次跑步去北京,爱运动爱了一辈子。”李培良说。如今的他耳聪目明,是周边一带有名的“不老潮翁”。
进入5月后,李培良每天上午去附近的越秀公园体育场锻炼,下午则在家做运动。李培良认为,疫情并没有改变他的运动状态,只要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哪里都可以是运动场。
行业观察——
线下:健身房“扩张”求生存
有人不计较运动场所,有人挖掘室内运动新项目,有人参与线上马拉松……不同人的运动习惯汇集成当下全民健身领域较为明显的两股新潮流——居家运动和线上运动,也挑战着传统健身房的经营。
线上:居家运动产品热销
居家或线上健身,很明显成为线下健身的有力“竞争者”。受限于居家空间,安装方便、轻便可移动的健身器材成为必要,其销量的增长可以窥见居家运动的热度。
Keep是当下日活跃用户规模领先的健身运动APP,截至7月底,Keep商城最受欢迎的居家运动产品是跳绳、瑜伽垫,月销量均在1万多件。根据苏宁易购、苏宁体育、PP体育联合发布的体育消费大数据显示,今年1-5月,体育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52%,健身器械、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增幅明显,分别同比增长280.6%、179%。而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宅经济” 告指出,健身族宅家热门器械热销,划船机销量增加1.4倍、跳舞毯增加八成、拉力绳(器)增加七成、瑜伽垫增加六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