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7年名存实亡 却让超市大赚》一文近日在 上引发广泛关注。
文章虽然讲的是几毛钱一个、轻如鸿毛的塑料袋,但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却重如磐石。
对于这种好心办坏事的尴尬,有些 友批评得好像自己是局外人。
不得不说,在对国家政策说三道四上,不少人还是习惯站在道德高地,而不看自己的手是不是干净。有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去超市没要过塑料袋?这时候怎么不讲“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了”?
就拿笔者来说,也是难以全身而退。虽然俺一直比较注意在去超市购物前,要提醒自己带上一个袋子,但那也是以前买东西留下的塑料袋。不过即便这样,也难免有忘带的时候,怎么办?花两毛钱再买一个呗。这还不算,如果去菜市场买菜,当商贩用塑料袋给我装好一袋花生米或者西红柿时,我还不至于把东西倒出来,然后将塑料袋完璧归赵。
但依个人感觉,在超市这个地方,有偿塑料袋的使用确实少了,而且也有 友表示赞成。这说明“限塑令”还是有效果的。
不过,目前的严峻现实依然摆在我们眼前。有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这是什么概念?笔者用笔在纸上一算,妈呀!相当于每人每年消费43公斤!我向家里的台灯保证,自己绝对是扯全国平均水平后腿的。
如果用6000万除以4亿,那是15%,低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9%的比例,也就是说,中国的塑料袋人均消费低于世界均值。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塑料袋治理是一项全球性难题。发达如美国,每年也要扔掉1000亿只塑料袋,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回收。问题这么严重,怎么办?许多国家已经禁用塑料袋或者像中国一样收费。
法国国民议会2014年投票决定,将从2016年1月1日起禁止商场提供一次性塑料袋,从而骄傲地加入环保国际大军。怎奈骨感的现实给浪漫的法兰西当头一棒。考虑到此举或将导致塑料回收企业陷入艰难境地进而造成失业率抬头,以及当初为了拿到较低的批发价,许多商家屯了好几年的塑料袋存货,法国的“禁塑令”后来被推迟至今年7月1日。真不知到时候能不能消耗完那么多塑料袋。
与法国隔海相望的英国英格兰地区从去年10月5日起,开始要求各大卖场在提供一次性塑料袋时收取5便士费用。英国乐购公司去年底称,该政策的引入使得一次性塑料袋使用量降低80%。而据英国媒体 道,收取的塑料袋费用将达数百万英镑,人们希望这笔钱能被用在公益事业上。不过,也有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英国顾客在使用自动收银机结账时不诚实,偷拿塑料袋。据估计已造成2000多万英镑的损失。
美国芝加哥去年8月1日也开始实行塑料袋“禁令”,要求面积超过1万平方英尺的连锁卖场不得提供非常薄的一次性塑料袋。结果一些大超市取而代之以更厚更能承重的可再利用塑料袋,而且不!要!钱!那些原本担心新政策出台后要改变购物习惯的人松了口气,原来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呵呵。
不过,也有些超市搞有偿使用,费用为10美分,如果顾客自带环保袋,商家还让利5美分。最差也要在卖场内竖个牌子,告诉大家要自带购物袋。但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忘带。这时候,跟回家拿一趟相比,花10美分真算不了什么。
看到这里,笔者也是一声叹息。在应对塑料袋污染上,各国虽然都拿出了解决办法,但无奈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知有没有必要为此召开一个全球性会议,大家互通有无地讨论一下,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
在那之前,笔者想起一句话,old habits die hard。希望大家能从自己做起,少用塑料袋,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儿孙们的未来考虑。
最后推荐一款APP(保证没拿商家钱)
输入平时常去的卖场,并设置一定的提醒距离。当进入这个距离时,手机就会提醒你带上购物袋啦。一个缺点就是只有英文的,希望中国早日也开发出类似软件:)
图片 / 来自 络
微信 :HQSBWX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