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警理财日 (12月16日)

《机警理财日 》第216期

当前,资管新规正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最后时刻,从前期摸底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对于个别银行剩余的少量难处置资产,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个案专项处置,直至全部清零。

不过,无论如何,可以预见的是,财富管理将会是银行扩大中收的主战场,而财富管理的玩法下也会影响理财公司等作为产品端的设计思路。

所有榜单来自南财理财通AI机器人全自动化24小时实时排名,如对数据有疑问,欢迎联系研究助理:19521241569(微信同 ),还可申请南财理财通试用账 ,查看最全银行理财数据。

一、理财公司混合类产品收益表现(截至12月14日)

二、财富管理成为产品端、渠道端的主线

从“品牌”本位变为产品本位

过去,投资人更看重银行品牌而非产品。在刚兑时期,投资人选择产品的逻辑更多是关注产品背后主体机构的兑付能力。随着刚兑预期的打破,市场不再提供保本性产品的时候,投资人被迫开始接受风险,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比拼收益、过往历史业绩成为投资的考量因素。当然,相较于保本型产品,投资人在净值化产品选择上的难度明显加大,过去投资产品的逻辑是对银行的了解和信任,再考虑收益、流动率等因素,而现在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不保证收益,净值可能会出现亏损,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对底层资产、投资策略的关注度提升。

从“品牌”本位变为产品本位不止是投资人,也包括代销渠道。如果说资管新规初期,各家银行将资管部独立成子公司的初始阶段,销售部门还会将资源倾斜给自家理财子公司,那么现在完全是“拼产品”的阶段。

财富管理时代 渠道为王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第三方代销平台开始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开始扮演了渠道中介的角色,商业模式更多转变为向投资人提供、销售产品和投资咨询服务。

目前从财富管理渠道侧的份额来看,银行、证券、互联 第三方代销平台三类机构占据了主导。

银行线下经营 点多、渠道下沉充分,在市场占据巨大的优势,目前仍处于领先位置。从代销基金规模来看,银行占据着C位,数据显示,银行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占总规模的比例均超过50%,但近期基金发行总规模增长速度放缓以及三方机构追赶,银行作为代销渠道的地位正在被追赶。

从三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数据来看,在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中的前5名分别为:招商银行、蚂蚁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建设银行。

不过对比券商和第三方代销机构,银行有巨大的优势在于,目前银行理财代销牌照仅在银行和理财公司手中,券商和第三方代销机构不能代销银行理财产品。截至6月底,325家银行机构和20家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这意味着接近26亿的大蛋糕紧紧握在银行手里。

不过,在财富管理的大赛道上,银行代销银行理财的动力并不足。今年11月23日,中基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规模合计达24.41万亿元。而银行理财产品今年6月底产品存续规模就有25.80万亿元。然而从头部代销机构的代销收入来看,基金才是占比最多的。

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代销收入还不及基金的一半。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6.12亿元,同比增长 33.60%。其中,代理基金收入67.19亿元,同比增长39.75%;代理保险收入55.59亿元,同比增长32.51% ;代理信托计划收入45.28亿元,同比增 长23.85%;代销理财收入28.74亿元,同比增长32.56%;代理证券交易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66.39%;代理贵金属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9.86%。

银行虽然 点众多,但是银行销售人员非必要的情况下并不会主动为投资人推荐银行理财产品。一方面,基金、保险的销售服务费更高,销售人员更喜欢卖提成高的产品;另一方面,基金投资人的风险意识更成熟,不会像部分银行理财投资人在产品净值“破净”大规模投诉,引发市场热议的情况。销售人员不必大费口水给投资人科普理财知识,在产品收益不及预期等情况下,也不需要承担的投资人对其的信誉减值风险。

借助流量优势,互联 平台已经成为银行之外的第二大渠道。在财富管理的渠道端,虽然银行仍占据主导地位,但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大型互联 平台型公司采取了互联 、智能投顾等差异化发展模式进入到了财富管理市场,依靠流量优势在渠道端份额提升显著。平安证券指出,截至 2020年上半年,其 AUM 已达到 4.1万亿,如以非存款类 AUM 口径比较,这一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内绝大部分的传统金融机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银行的优势是在于 点线下渠道多,银行的用户也是通过过去 点为主的渠道慢慢积累起来的。但相比与互联 第三方平台,大部分银行的用户在投资方面的成熟程度较第三方代销渠道的用户相差甚远。而这部分投资人也反过来影响了渠道端,甚至是产品端。

当然,银行理财产品不投资权益并不符合监管的期望,不过如果银行理财投资人对于银行理财还抱有低风险甚至没风险的想法,银行理财就会陷入自己跟自己玩的怪圈。

保本产品不再后,高流动性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保规模的利器。然而在监管文件出台后,这部分产品要求压降,但是大量投资人的风险偏好被这些产品“惯坏”,最后导致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和实际资产风险不匹配。当然现金管理类产品只是个缩影,说到底,投资者教育跟不上,银行理财就会陷在这个“怪圈”里出不来。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选取5只近期发售新品供参考。

《机警理财日 》是南财理财通、21世纪经济 道旗下投资理财专栏,旨在帮投资者守好“钱袋子”。课题 道组长期关注银行理财,并搭建独有理财数据库,欢迎申请试用。本专栏每日内容各有侧重,周一聚焦固收+产品、周二纯固收产品、周三现金管理类产品、周四混合类产品、周五权益类产品,每周一至周五更新,移动端内容尽在21财经APP,平面内容尽在《21世纪经济 道》 纸【南财理财通】专栏,敬请关注!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实习生:路明夏

研究总监:丁尽勉

栏目主编:汤懿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