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一:
2021年12月15日,原华为常务副总裁、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创建的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品牌发布:英文“NIUTRON”与中文“自游家”,并宣布首款产品自游家NV将于2022年三月小规模量产,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同年九月启动交付。直到2月28日,首款工程试制车自游家NV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对外曝光,它终于不再是一个谜。
热点二:
3月1日,各家造车新势力陆续公布2月销量。理想汽车2月交付8414辆,同比增长265.8%,反超此前领跑的小鹏汽车,位列榜首。哪吒汽车超过小鹏勇夺银牌。
热点三:
随着俄乌局势发展,欧美多家公司宣布开始制裁俄罗斯。苹果手机、耐克、戴姆勒等均已纷纷提出制裁,目前已经奇葩到了俄罗斯猫也遭到制裁。
大小马聊科技,用毒辣视角,聊科技热点。
每周聊三个车和科技热点,我是小蛋泥,我是大卫,我是电动Emma。
小蛋泥:
好,我们先聊第一个话题,牛创自游家新电动车亮相。
首先我要纠正一个特别大的误区:我看很多车评人都说小牛做电动汽车了,他们认为生产两轮电动车的小牛开始做四轮电动车了。
Emma:
刚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
大卫:
我也是。
小蛋泥:
但其实做两轮的这个小牛和做四轮的牛创,虽然都有一个牛字,但是关系不大,是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
我查了一下,他 27 岁就当上了华为副总裁,而且大家都说他是可能的华为接班人,后来又跳槽到百度,李彦宏还说全世界能做百度 CTO 的人不超过三个,李一男就是其中之一。李一男最炸的是,后来他因为内幕交易还被判蹲了两年监狱,成为了凡凡和云迪的前辈。
不过后来我觉得他很牛的一点,就是他从监狱出来之后再次创业成立的这个牛创,就是今天我们重点聊做四轮电动车的牛创,而且还是有很多投资机构争着抢着要投,我觉得这点是最牛的。
Emma:
对,如果他这个也能成功的话,我感觉他就是奈飞剧的男主角无疑了,波荡起伏。
大卫:
下金蛋的鸡。
Emma:
对他这个人,其实可能最大的两个标签,一个是小牛电动创始人,另一个就是华为的废太子。
小蛋泥:
他这个车,是要走硬派越野城市SUV,其实我感觉有点像Jeep的自由侠,也比较像亚马逊那个Rivian。
大卫:
蛋泥说那个特别搞笑。硬派城市越野SUV,特别像在百度上,在淘宝上搜英伦日韩什么风,就是你把所有的词都堆上去了。
小蛋泥:
对,不过它们官方叫做Urban Exploring,反正就挺那种又家居又越野感觉。
Emma:
可咸可甜。
大卫:
爱上一匹野马,可家里没有草原。
小蛋泥:
对是的。 上传说李一男其实有点之前背叛了华为,自己出去干了一家公司,最牛逼的叫港湾 络。最牛是他背叛华为,后来还被华为给收购了,我觉得这一点还是挺(厉害)。
大卫:
特别狗血。
小蛋泥:
Emma,你家人好像认识李一男是不是?能不能给我们爆料一点他比较内幕的料?
Emma:
其实他不是在华为干了七年,很多人就说他七年之痒了,离开了华为自己单干,成立了港湾 络,所以因为这件事,很多人就说他是华为的叛徒。但其实我得到的消息,我有个亲戚当年是一个知名IT公司总裁,跟华为合作很紧密,而且直接对接李一男的。他跟我说其实李一男当年出来是任正非的旨意,说李一男他一方面实力实在太强了,技术上太厉害了,但另一方面他就是一个很高傲的人,跟谁都处不来,基本上在华为除了任正非,他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所以任总就觉得,长期来看这是一头无法驯服的狼,所以这种人留不得。
如果你看华为后来对他的补偿的话,其实这个解释是蛮合理的。因为如果李一男真的是叛变了,那任正非不可能在深圳最好的酒店,给他办一场非常有排面的送别会,也肯定不会给他很大笔的分红。
最重要的就是当时李一男离开华为创建港湾,任正非还给了他这个初创公司最高级别,条件最好的代理权,所以很多当时原来华为的合作伙伴都直接到港湾去拿货了,因为比华为拿的还更便宜,条件还更好,所以当时港湾也就是靠做华为的超级代理起家的。李一男他如果是叛变了华为,不可能华为给他这么好的条件,让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发达。所以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李一男当年风头有多劲,而且也难怪很多人称他为“华为的废太子”。
小蛋泥:
对,而且李一男这哥们他经常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还有一点就是,李一男其实跟理想汽车的那个李想还是关系挺好的,包括李一男和小牛汽车的创始人胡依林认识,介绍到后来一起开公司,其实也是李想去介绍的。但没想到这本来人家是做两轮电动车的,结果现在做四轮的,而且还要做增程的,结果李一男又成李想的直接对手了。
Emma:
对,我还跟蛋泥说,就有点像本来大卫跟我们,关于自动驾驶的话题是啥都聊的,现在我们也做自动驾驶。
小蛋泥:
我们做了一家公司,开始搞自动驾驶了。现在反正李想就已经不跟李一男透露怎么造车的一些内容了。
大卫:
你们两个做自动驾驶赚的钱,应该没有我单独个人开个 来做直播赚的钱多。
小蛋泥:
那倒是。
大卫:
应该是我更容易抢你们俩,你们的生意。
小蛋泥:
对,而且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就是牛创还有小牛电动还有理想,它们的那些工厂全都在常州。这点其实都还挺逗的,这是他们几个人的关系。
大卫:
这台车二位怎么评价,从外观上来说?我在猜,你们跟我想象的一样不一样。
小蛋泥:
其实李一男接受采访的时候,媒体问他,你觉得这辆车的竞争力是什么?然后李一男他又不按套路出牌。他又说:我认为最不重要的就是竞争力,就说他觉得最重要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说白了他不想去跟其他人做比较,有点像那个谈恋爱的时候,你跟女神,不需要去搞这种PK其他追求者,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跟女神要建立一对一的关系。
Emma:
蛋泥你像很懂的样子。
大卫:
我想起来黄渤有一个表情包,一个乞丐的样子,嚼着馒头,你说的是真的吗。
小蛋泥:
我感觉自游家它出的这个车,想做的是那种在新能源时代的,有点像路虎,有点像 Jeep 这种。反正刚开始先从比较小众越野,包括它的slogan就是“探索”,就有点刚才我们说的Urban Exploring,有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越野车,有点感觉是想做这种。
大卫: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吉普车,确实讲得太像吉普了。前面这个开孔的样子,还有那两个圆的大灯也很像吉普,但是也有点像Rivian,就侧面看。
小蛋泥:
对对对,而且我们上集不是重点聊激光雷达,它这个车就没有配激光雷达。而且李一男接受采访说,感觉现在的消费者还用不到激光雷达,他干嘛要把激光雷达装上,然后把成本放在用户的身上。
Emma:
对。而且如果你是想探索和我这种越野感的,可能你更想是自己开,自己在那颠。
大卫:
我最近在硅谷这边也是跟一些做自动驾驶的大佬聊天。大家有一个理论说,做这种硬件的技术更多像小步快跑,而不是一下子把它做到极致,这个刚好跟苹果的观点是反的,为什么呢?因为目前来说,无论是自动驾驶或者说是一些更高端的硬件,你很难一下子做到那么厉害。做不到那么厉害就变成了:你的量上不去,或者说你长期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你量上不去又不能满足需求,可能你制造方面也会有困难,所以这样就是一个死循环。那么新的理论就是说,我们保持它一个迭代更快速,一个小步快跑,然后才能让大家更适应这个产品。
这里有一个例子,美国这边也有做电动scooter的,我们叫电动踏板车的共享公司,其实有蛮多家的。然后有一两家公司,它会选择找中国的代工厂做代工,也有一些是在找美国代工厂。
那美国的这边生产踏板车的质量包括价格都非常高,那中国包括在深圳生产那种踏板车,它相对来说就便宜,但是就是不耐用。这个老板他的套路说,尽管我的车不耐用,但是我可以量很大,我可以让你更加容易在家门口试用到我的产品。至于说这个踏板车的质量,那我跟工厂之后量大了,我可以提高它的生产质量,比如说用冷轧机这些。但如果你是个美国公司,你在美国生产踏板车,量就这么小,那你怎么跟工厂说,我能上冷轧机等等,它都不行。
所以其实在硬件领域,也存在这种小步快跑的理论,我也是非常认同的。实际上我一会也会提到特斯拉的这种方案,就是小步快跑,用最简单的方式,先让大家把自动驾驶,别管L几,上手先用着,先占领这个市场,先占领这个坑,而不是把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这么多料先堆到那,然后效果不好。所以这个点,我觉得特斯拉做得还是非常好的。
那么回到小牛电动车,我觉得它如果能把这个车本身做得还不错,那也就算是达到第一个里程碑了,然后再说之后的事情。
小蛋泥:
我觉得软件方面这种小步快跑,像比如中国互联 公司已经是验证了,很成熟了,但是你觉得像硬件这种事情可以小步快跑吗?
大卫:
如果纯硬件是不行,但要软硬要一起来(可以)。我刚才举的脚踏车踏板车这个例子比较特殊,因为它确实也不贵,三四百美元。但是车的话实际上,一旦定型了一个型 ,其实可能三四年、四五年都不会换,那么也说它在这三四年、四五年当中,也就没有想上这些智能化的功能,就是想把这个车本身做扎实。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消费者,如果这个车本身有这个产品力,那也不错,对吧?
其实我最近也在湾区这边问了一些朋友,也不是每个人对自动驾驶,对电动车都这么上头的。家里如果是两口之家还有孩子,只有可能有一款车是自动驾驶,无论是带自动驾驶功能还是电动车,剩下还是燃油车。因为出去玩,带全家出去滑雪,去郊外还是指望燃油车的,所以还是一个传统的车,再加上一个有竞争力的一个比较新的车。那么那些传统车大家选择的面无非就是那几个,什么福特皮卡,丰田的保姆车,都是这些车。
Emma:
对,而且我感觉如果硬件是小步快跑逻辑的话,那卖出去的时候,消费者不是因为这个小步快跑的硬件而买你的东西,还是因为你别的产品力品牌力,因为像车这种这么重的东西,它跟你刚才说的脚踏车价格也不一样,而且你那个脚踏车其实是共享的。
大卫:
实际上在这个领域,像大疆深圳的大疆,它也是硬件小步快跑,就是刚开始无人机迭代速度很快的,后来又出了影像方面的,比如说手持的这种云台,然后做VLOG用的这些都是小步快跑的,但是消费电子毕竟便宜嘛。
欢迎大家多给我们评论反馈,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每期节目我们都会抽取一位朋友的精彩评论,送上一份大小马聊科技礼包。上期获得奖品的是B站 友“陳叁拾jonny”,他评论说:“出于好奇试过问界m5,大体走的是小鹏路线,在车机体验上来说鸿蒙系统领先电动三傻,ai交互有华为技术支持还算业内领先,缺点是传统燃油车注重的内饰,外观(个人感觉),感觉有点轻微品牌溢价。老实说我在体验主板和车机的时候,还是有被惊喜到。”
感谢“陳叁拾jonny”的一线信息分享,我会私信你送上一份神秘礼包。也欢迎其他朋友多多评论参与。
小蛋泥:
好,那我们现在来聊第二个话题:“蔚小理”2月交付量公布,哪吒超越小鹏、蔚来,喜夺银牌,仅次于理想,我不知道你们看到这个数据有什么反应?
大卫: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像我们上次聊的哪吒,这“哪托”,它主要不是To-B的嘛,那To-B的话实际上只要能跟B端的公司签一两个大单就可以了,但是蔚小理是To-C的,春节放了这十几天假,大家又不会去专门买车,所以它销量下降,我觉得是在意料之中的。
小蛋泥:
不过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们上次聊完我说哪吒汽车它主要销量还是To-B的,结果哪吒汽车的品牌公关部找过来了,然后加我微信,还专门给我澄清一下“我们原来虽然是To-B的,但是现在已经主要是To-C了”,然后还要借我一辆哪吒U PRO让我去开一下,说以后试驾一下看看感觉。
还有一个小的花絮,就是我们前两天不是试了一下华为的AITO嘛,然后华为AITO那个车的销售,我问他:你平时开电动车吗?然后他说:开,我说:你开了什么?他说:我就开哪吒U PRO,然后他说不太好开,后来还是换宝马了,宝马真香。
大卫:
我以为他换华为了。
小蛋泥:
反正这个也是,确实很多销售他自己都不开自己的那个车,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们说回“蔚小理”,我其实注意到几个重点。首先第一个重点我感觉下降最明显的就是小鹏汽车,交付量相比于上个月来说,已经几乎是腰斩了,相当于砍了一半。
而且还有一个细节挺有意思的,就是你看他们“蔚小理”,官方都会发一张宣传图,说这个月交付多少辆,小鹏汽车它那个交付图做得就很有意思,它没有把1月的交付量单独列出来,不像蔚来和理想,会单独列出1月交付量,然后和2月交付量的对比。小鹏是把1到2月的累积交付量给公布出来,就只升不降,这样的话就不会让你特别直观的看出来,小鹏的交付量1月比2月多太多对吧,这其实是还挺有意思的一个小细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