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举办首届“百名最美军嫂、女军人”评选

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又迎来三八国际妇女节。某部官兵以评选首届“百名最美军嫂、女军人”的方式,向军营中的她们表示节日慰问,致以崇高敬意!

无论是战备训练、教学科研,还是改革调整、创新攻关,无论是大漠戈壁、南海岛礁,还是繁华都市、边陲小镇,到处都有好军嫂、女军人的身影。她们有的放弃优厚工作毅然支援边疆,有的扎根大漠干起了部队编外新闻干事,有的主动请缨长期为官兵提供心理咨询,有的是人民警察、优秀教师、白衣天使、知名节目主持人,在各自领域为强国复兴伟大事业作出贡献;还有的长期默默无闻、在家照顾公婆、抚育子女,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片天。她们不爱红妆爱戎装,与我们同甘共苦、朝夕相处,有的是业务领域的知名专家,有的是科研攻关的创新骨干,有的是维和部队的巾帼英雄,有的是拾金不昧的90后大学生女兵,有的是扎根边疆的戈壁花朵,她们既是女儿、妻子、妈妈,更是新时代的女战士、女军人,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与喝彩!

彭元元某部工程师。长期从事通信总体技术工作,工作中大胆管理、团结同志、勇于创新,圆满完成通信系统技术总体、通信工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

张卫红:某部高级工程师。先后参与70余次重大任务,研究解决多个技术难题,为确保任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颖:某部工程师,先后参与5次重大任务,在完成大量日常工作基础上,主动开展科研创新攻关和技术革新。

罗丽娟:某部工程师。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工作环境,凭着扎实的专业理论,以事业为舞台、把岗位当战位,历经多个岗位历练,多次参加重大任务。

亢新宇:某部工程师。技术能力过硬,参加并圆满完成数百次大项任务通信保障工作,妥善处置线路故障多次。

穆雪:某部工程师。入伍以来,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先后解决设备故障多个,圆满完成数十次重大任务。

彭芬加:某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她业务精湛,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及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临床经验丰富。

丁鹊鹊:某部技术室主任,热爱国防科技事业,多次组织解决影响任务进程的关键性问题。科研攻关能力突出,是科研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

赵晓莉:某部会计师,长期从事财务工作。近年来,圆满完成多次任务经费申领保障工作,积极参与修订财务管理规定,确保了经费支出合法合规。

何晶:某部高级工程师。她专业技术精、科研能力强,先后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多次。

李欣:某部军械员兼文书。她素质过硬、多才多艺,先后在多个军内外教学训练班次中担任教练员或分队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多媒体软件技术,积极参加文艺晚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活动。

刘丹:某医院药械科主任。工作中,她勤奋认真,经常加班加点、刻苦钻研,自学完成了执业药师课程,并顺利通过了执业药师考试,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

梅在丽:某部班长,先后处理各类通信故障20余起,为任务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可靠技术保障。作为单位管理骨干,她处处模范带头、以身作则,积极支持连队领导工作,被亲切称为“知心天使”。

苗岩松:某部技术干部。工作中,她严肃认真、踏实肯干,注重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巩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生活中,她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关心着周围每一名同志,深受大家的尊敬和喜爱。

赵德艳:某部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她立足本职岗位,勤奋敬业、刻苦钻研,先后组织参与多项技术研究和科技练兵、技术改造项目。

赵伟:某部教导大队助理讲师,勤奋敬业、团结同志,工作表现突出。坚持原则、担当作为,受到上下一致好评。

王秀红:某部高级工程师。作为女博士,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的勤奋汗水换来担当重任的骨干地位,出色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曹亚妮:某部工程师。她是一名80后,也是一名女博士,怀着建功军营的梦想参军入伍。生性不服输的她,把岗位当战位,面对技术难题咬牙攻关,主持和参与多项重大课题。

郭小红:某部高级工程师。为了能够解决重大关键问题,她始终保持一股敢于攀登的劲头,经过一个个案例分析、一次次反复验证,最终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李涵秋:某部工程师。虽是纤纤女子,但投身工作后始终刚毅果敢,十余载甘与设备为伴、与数据共舞,先后完成多次重大任务。

李浩晶:某部医师。从军五载,她始终把官兵健康放在首位,以一人之力服务全队官兵;用精湛的医术祛除疾恙,坚持定期巡诊,为普通百姓送去温暖。

潘争荣:某部工程师。她是一名女军人,也是一名军嫂、一位母亲。她总是以笑容应对压力、用激情迎接挑战,凭着这股拼劲,在历次岗位技能考核中均名列前茅,真正是“巾帼何以让须眉”。

李炎倍:某部助理工程师,始终保持着一份“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清远品质和肯吃苦、爱学习、善钻研的优良习惯。

吴丹锋:某部教研室讲师。认真学习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细心严谨授课,迅速成为业务骨干。

高东群:某部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长期奋战在数据处理和软件研制一线,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技术攻关能力和很强的吃苦精神。

黄红艳:作为一名近“90后”的女军人,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迅速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圆满完成历次重大任务。

柳艳莉:某部工程师,负责单位通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工作。工作之余,热心主动与驻岛官兵谈心交心,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海岛上的茉莉花”。

杨梅:某部工程师。作为通信系统技术骨干,干工作从不讲条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历次任务中先后排除重大通信故障多起。

杜坤:某部工程师。先后参与多项国军标编写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任档案馆馆长期间,所在馆被评为全军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韩君:某部工程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多次参加重大专项任务保障,为一线人员提供完整准确的产品服务。

李晶:某部高级工程师。入伍几十年来,始终以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要求自我,被单位表彰为践行“两学一做”优秀共产党员。

郭丽萍:某部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一线技术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业务指导及时准确,成果质量把关严格,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李泽昕:某部机关干部。调整改革期间,积极响应组织召唤,主动申请异地分流工作,强军路上与丈夫相互支持勉励,在部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形象。

于晓光:某部工程师。入伍以来,始终牢记军人职责,立足本职岗位,业务生产保持100%的优良率。

尚飞艳:某部工程师,入伍一年多就加入党组织,两年多就立功,周末、节假日经常加班加点,大项工作和艰巨任务面前带头冲锋。

段俊:某部机关参谋。入伍以来,她从白衣天使到有线尖兵,再到操作能手,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向上精神。

汤泽滢:某部副研究员。她扎根基层,埋头致力技术攻关和理论研究,闯出了一条既符合基层特点又满足任务需求的科研之路。

涂遗:某部高级工程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陈韵伊:某部助理研究员。作为一个川妹子,外表柔弱的她,对待工作却风火泼辣、一丝不苟,多次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尚婧:某部参谋,巾帼不让须眉, 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任务。

邹飞:某部副研究员,矢志国防不言悔,多次作为唯一女同志参加任务,面对零下20多度的冰雪严寒天气不叫苦、不叫累,参与历次重大任务。

同兰娟:某部工程师。时刻以一名合格党员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重大系统建设中表现突出,多次参加重大任务。

白瑜:某部门诊部主治医师。2015年以来,她随队一直奋战在工程施工一线,为一线官兵身心健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谭娟:某部工程师。夫妻俩聚少离多,她既要承担部队科研工作的重任,还要承受一人独自抚养小孩的生活重压,履行了一名合格军人和妻子的承诺。

张晓萍:某部副研究员。她专业技术知识扎实,勤于思考,善于钻研,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大量科研设计工作,解决了数十项专业技术难题。

吴芳华:某部研究员。三十几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某重大工程建设领域作出突出成绩。

丁凌艳:某部助理研究员。面对上级赋予的繁重任务,她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年迈的老人,自己一头扎进试验现场,顽强拼搏、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喊累。

孙华燕:某大学教授。她专注本职,精益求精,成果丰硕。

朱军:某大学副教授。奠定了学科带头人的地位。先后主讲14门课程,累计1660计划学时,部分课程获全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王霞:教学档案室馆员。由于工作岗位的性质,注定长期深居幕后、默默无闻,但她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任丽:某部机关干部。无论是在平常工作中,还是在急难繁重任务面前,她都能够积极担当、主动作为,赢得了官兵的认可。

肖士琴:某部高级工程师。入伍三十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立足岗位默默奉献。

冯建芳:某部高级会计师。入伍29年以来,干一行爱一行,始终忠诚履行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传承着强军精神。

汤艳红:某部机关参谋,经常加班加点,在工作之余,孝敬公婆,悉心照顾家庭,是家里的好妈妈好儿媳。

刘娟:爱人为某部现役军人。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和《文明与创造》编导及副主任职位,选择跟随爱人支援边疆。以军嫂的身份默默为国防事业尽自己一份力量。

梁芸芳:某部干部爱人。2012年随军后,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主动请缨担任爱人所在单位心理咨询师,通过一对一帮官兵减压卸荷,指导基层政工干部建立官兵心理档案,定期举办骨干培训和专题讲座,创新开设互联 心理咨询群,填补了爱人单位心理工作的空白,取得了良好成效。

吴玉洪:某部干部爱人。她积极发挥自身文艺特长,带头推广广场舞,组建军嫂合唱团、舞蹈队,积极参与大型文艺汇演,协助爱人单位编排舞蹈、晚会等8次,极大丰富了军嫂业余文化生活。

柴玉萍:爱人为某部技师。为了支持爱人安心服役,她放弃地方小学在编教师的工作,安心作一名随军家属。孩子出生后,正值某任务处于关键阶段,丈夫经常加班加点不能回家,她既要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照顾幼小的孩子,没有丝毫怨言。

刘雪婷:爱人为某部军官。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她独自一人从东北老家来到爱人驻地,依靠自己的专业特长,应聘为驻地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ICU医生。虽然每天工作近12小时,但她全力支持爱人工作,对爱人加班、不能陪伴毫无怨言,默默在背后承担起了一个母亲、女儿、儿媳妇的所有责任担当。

郑海姣:爱人是某部二级军士长。2005年结婚后,毅然放弃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独自挑起孝敬父母、照顾老人、抚养儿子的家庭重任,用女性的执着和坚强为丈夫照顾好后方。

许颖洁:爱人是某部干部。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两人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总是聚少离多。她工作标准高、压力大,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经常一个人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孩子,那种焦虑和无助感让她也曾有过抱怨,但她以坚强意志克服了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变得成熟与坚强。

褚晨:爱人是某部干部,由于工作原因,婚后两人长期两地分居,她毅然扛起了照顾老人和家庭的重担。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爱人在部队的工作表现出色。

贺会苹:爱人为某部四级军士长。多年来,虽然环境艰苦,但贺会苹一直毫无保留地支持丈夫的事业。

霍艳阳:爱人为某部工程师,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丈夫不能总在她身边,家里大小事情,里里外外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没有退缩,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不忘给忙碌的丈夫加油鼓劲,嘱咐丈夫安心工作。

李青华:爱人为某部干部。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主动放弃在上海的工作机会来到山西。由于丈夫经常加班加点,她便主动承担起家庭事务,让丈夫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还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热心帮助丈夫所在部队官兵解决涉法涉诉问题。

吴艳:爱人为某部技术室主任。丈夫服役的地方离家150多公里,虽然不算太远,但因部队任务繁重,丈夫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一个人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默默照顾双方年迈父母。在人们眼里,她是一个女强人,是丈夫的坚强后盾。

周怡:爱人为某部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她曾先后在大连和北京担任出国留学咨询顾问。与爱人结婚后,她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在家照顾丈夫年迈的父母。2016年底面对爱人到山沟工作的选择,她坚决支持,鼓励丈夫安心服役,争取在军营建功立业。

许赛妮:爱人为某部干部,由于丈夫经常外出执行任务,她义无反顾当起全职太太,独自一人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主要责任,在默默奉献中书写对军人深沉的爱。正是她打造了一个安稳后方,爱人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王双燕:某部军士长爱人,自从2008年结婚以来一直两地分居,为了让爱人安心工作,她主动放弃教师工作,在家当起了“后勤部长”,坚强撑起了一片天,使得爱人安心工作、建功军营。

杨桂丽:某部军士长爱人,怀着对军人深沉的爱,无怨无悔跟随丈夫辗转荒凉戈壁大漠、奉献芳华岁月。她还在承担家庭重担的同时,经常做一些为战友缝补衣物等暖心事,被大家亲切称为“戈壁滩最美军嫂”。

李国萍:某技术室副主任爱人,作为地方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尽管自己承担的科研工作非常繁重,但她努力尽好妻子责任,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操持着家里大小事情,从不言苦言累。夫妻二人在各自岗位表现优秀,书写了“比翼齐飞、携手共进”的佳话。

程雪琴:某部军士长爱人,在得知战士外出理发不便后,便在理发室为官兵无偿理发,这一理就是20年,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她的理发刀却从未停下。她像对待自家兄弟一样关爱年轻战士,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被亲切称为“第二指导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2月3日
下一篇 2018年2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