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智能电视的销量约有5000多万台。这些智能电视自带操作系统,消费者可自行安装和卸载各类应用软件,极大提高了使用便捷度。可是,智能电视在带给消费者使用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要看电视?先看广告!
南京的李先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对各种球类比赛自然不会错过。可是,家里的智能电视,却让他的看球体验有些不愉快,着急看球的时候,打开电视却需要等候三十秒广告,可能就错过了最精彩的进球瞬间。据李先生介绍,家里的电视2015年刚购买回来的时候,开机的时候并没有广告。
不仅是李先生,消费者孙先生和赵女士小俩口有同样的无奈。他们家先后购买了两台同一品牌的电视机,客厅里小屏幕的不是智能电视,卧室里那台大屏幕智能电视,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开机就得先看广告。孙先生夫妇俩只能通过躲避它来表达不满,宁愿看没有广告的非智能电视。
事实上,和他们有过相同感受的消费者并非个例。
今年7月以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通过公开数据收集、消费者问卷调查、征集志愿者收集信息等方式,对10家智能电视品牌进行开机广告的专项消费调查发现:调查收集的15858份有效线上问卷中,
96.4%的消费者家中智能电视存在开机广告;
45%的消费者家里电视开机广告在15秒—40秒之间;
36.21%的消费者家的电视开机广告在15秒以下;
9.65%的消费者反映开机广告在40秒以上。
开机广告去不掉 背后有“猫腻”
事实上,江苏省消保委的线上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情况:
即使有19.36%的消费者表示通过 购产品页面简介了解到有开机广告,也有很多人不是从官方渠道获得的信息。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负责人傅铮表示,电视品牌会在官 和第三方平台同时销售,但是在官 上不会提示开机广告,反而是第三方平台有很明确的提示。说明智能电视制造厂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消费者的权利,也没有倾听到消费者的心声,他们所有披露的信息并不完全准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认为:经营者应当在商品购买页面或其他渠道公示具体的买卖合同或条款、在销售时以显著的方式向消费者明示智能电视有利用互联 自动下载、更新开机广告内容并在开机后播放加载广告的功能,履行真实、全面的告知义务。
傅铮称,消费者反馈其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甚至是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被强行地植入了广告的。
与此同时,线上问卷的统计结果还显示:在有开机广告的情况下,50.16%的消费者反映开机广告无法中途关闭。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益律师团律师张明明称,目前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的侵害。并指出目前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屡屡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侵害,其根本原因在于电视生产厂家对于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江苏省消保委:涉嫌侵权 要求整改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了对智能电视开机广告的专项消费调查结果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企业强加的开机广告非常反感,并且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极其渴望。另一方面,相关的企业也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种开机广告其实是他们的一种商业模式,一方面给他们带来创收,一方面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更好的开机体验。
针对相关的企业的看法,傅铮认为这一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并指出:创新商业模式无可厚非,但任何商业模式不能以侵犯消费者权益为代价。
为了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地规范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江苏省消保委对调查中存在开机广告问题的7家国产智能电视企业进行了约谈。
随后,江苏省消保委向到会企业发出了企业告知书,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交书面整改方案:
陆惜春表示,开机广告极不合理,也不合法;既影响用户体验、透支用户信任,也拉低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口碑,企业应该重视消费者使用体验和时间成本。产品更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能缺乏约束,野蛮生长,更不应该由消费者去买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