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雪娇 王巧
“一个有益的公益软件比捐10个亿还管用。”
2月10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 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恳请“一些大的 络公司,比如腾讯、阿里巴巴,开发一下 区公共软件”。
在重大疫情中,在线管理极为重要。阿里、腾讯等互联 科技企业上线了在线疫情管理系统。
区块链技术也成为提供“信任力”的重要工具。一些公司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让信息更透明。
一、物资溯源成区块链抗疫发力重点
目前针对疫情防控的区块链项目,多以善款和物资的溯源为主。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能够带来可信连接,天然适合溯源场景。
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多方记账、节点共同见证等特性,捐赠方、物流方和医院等参与节点进行物资和数据的溯源、确权、追踪、存证,实现信息透明流转。
近日,支付宝上线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据悉,浙江省医疗物资保障组已通过平台发起第一项物资需求清单,其中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工作帽等。
(支付宝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 受访者供)
无论经过多少个环节,区块链全程记录存证、各方确认不可改、可高效追溯,能解决多点协同的复杂问题。
2月10日,由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技术支持、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负责业务运营的慈善捐赠溯源平台“善踪”正式上线。
该平台利用联盟区块链 络,为本次疫情中慈善捐赠提供全链路可信、高效的解决方案,使需求方拥有方便快捷的需求信息发布平台,捐赠方能够顺利完成物资捐赠,受捐方能及时收到捐赠物资,群众则能看见且相信捐赠的全流程,让每一笔捐赠都能找到落脚点,从而进一步提升 会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度。
(慈善捐赠溯源平台“善踪” 来自于 络)
据悉,善踪平台的公示方式与机构自身的公示有着本质区别。机构公示无法自证清白,善踪平台通过将捐赠信息上链,一旦发布将不可篡改、删除,为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
平台已上线救助需求发布、捐赠信息发布、捐赠和救助信息公示、监督查询等功能。目前仅支持企业、有认证的团体或者民间组织入驻,未来将会向全 会开放。
二、区块链或可监测新型传染病
2008年,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已建立,然而却在此次疫情中“缺席”。这是因为现有的传染病防控系统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新型病毒没有早期预警机制。
整个流程汇总层次多,耗时长,在没有定性之前,系统不能对 会发出预警。
(传染病 告卡异步并行流程 受访者供图)
另外,基于原有系统,传染病 告卡只纵向上传,没有横向信息共享,因而无法支持不同地区医院间进行相同症状数据对比。
一些科技公司想到用区块链+大数据解决上述问题。
此外,这一方案需要解决的另一核心问题是,打破医疗机构的数据孤岛,实现横向数据共享。甘道智能CEO宋学武和业内专家黄锐向锌链接透露,系统可以对链上主体权限授权、使用数据的行为存证,谁用了哪些数据,都有记录、可查证。再加上安全多方计算技术,上链的是加密后的数据,原始数据仍在原地,患者隐私得到保护。
这就能避免疫情已发生,春运仍继续的情况。从本质来说,区块链技术是对组织生产关系的升级。
(基层自治型预警 受访者供图)
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成员郝天告诉锌链接,运用区块链,数据从封闭到开放,完全中心化决策释放给分布式的弱中心,彼此割裂的协同关系通过利益绑定,进行更高效率的优化。
这如同一个智能合约,规则还是由疾控中心制定,但一旦触发条件后,人为干涉能少则少。数据真正掌握决策权,机构和人进行辅助,避免了人为决策产生担责任的顾虑或瞒 。
三、区块链出入证
企业逐步复工带来返城潮, 区作为信息统计入口,可以将第一手防疫信息、返城信息和相关记录精准记录下来。
电子出入证已逐渐普及,但仍旧存在一些漏洞。
一是各家公司各自为“证”,彼此之间的数据是孤岛化的,政府管辖机构不便掌握全辖区内的所有小区情况;其次,数据有被损坏和修改的风险。
于是,一些区块链公司在系统中引入区块链技术,所有登记数据上链,防篡改的同时还能连接更多防疫数据,有助于政府机构动态掌握跨区域人口流动情况,在疫情防控上发挥重要作用。
1)防篡改,数据更真实
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联合企创宝和西安纸贵互联 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个人健康信息状态登记平台,该平台可以实时登记西安创新设计中心大楼内全体办公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并生成个人唯一的出入凭证二维码,个人凭借二维码和本人二代身份证核实身份以及身体健康状态后方可出入大楼,个人上传的健康信息及进出大楼时间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 络上。
纸贵科技运营总监谢媛告诉锌链接:“我们加入区块链技术,是为了保留和追溯登记的信息,不受某些因素更改。健康信息及相关数据一旦上链,便不可篡改和删除,有力保障个人健康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该平台目前已在西安碑林环大、西工大创新大厦等多个产业园落地使用。
2)公共账本,链接更多疫情数据
宇链科技CEO罗骁向锌链接介绍,引入区块链技术后,第一,利用其作为“公共账本”的优势,可以做到全区、全市、全省甚至全国一本账,可以有效连接更多防疫数据,实现数据共享。第二,可以对疫情大数据进行分析,政府机构可以动态联动掌握跨区域人口流动情况,更好的服务抗疫。第三,利用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进行数据加密,除政府需求外,敏感数据全面脱敏显示,数据非法访问将会被区块链实时存证。
罗骁透露:“出入通目前已在2000+小区落地使用。”
虽然加入区块链技术的登记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与其他类似,但在数据分析、数据隐私保护以及数据真实性方面,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切实有效地保障。
四、信息化程度低是限制区块链作为的瓶颈
虽有现成的方案设计与系统,但现实远不如想象乐观。国内各地数字化程度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政务数字化落后,而数字化是区块链等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基础。
度小满金融区块链负责人李丰向锌链接介绍,所有疫情信息需要数字化,用在线系统来管理;其次,流程在线化,流程之间的衔接最好自动化,少用人工干预,最多可用人工核对。
“除了数字化,另一个关键是数据、业务的跨域打通。这也是区块链在政务上的主要用途。”李丰说。
如果未来政务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足够高,那么用区块链的效果是可期待的。
2003年的SARS对电商平台而言是一个机遇,新冠疫情也是我们思考现有 会管理体系的绝佳时期,这是区块链的机遇。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疫情何时到来,但在那之前,我们可以先利其器,做更充足的准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