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2022年11月16日
重庆九个主城区“住宅小区封闭管理”的第五天。
八点二十分孩子开始上 课,妻子陪着她。
我有点悠闲,一是不用紧赶慢赶地跑下楼去排队做核酸,刚刚昨天的通知,由“一天一检”变为“两天一检”了;二是昨晚商量好的,今天中午吃肯德基,所以不用做饭。
外卖送到小区后门,自己去拿。中庭的老人和小孩很多,聊天声、笑声、吵闹声,让人一阵恍惚,日子如常。
但我知道,不是的。
这个时候,仅仅一个上午重庆就新增确诊60例,新增无症状1350例,新增阳性待诊断人员2014例,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感染者超2000例的现状下,可预计今天最后的确诊总数会创纪录,疫情还在快速发展着;
这个时候,重庆多地正在加快速度建设方舱医院;
这个时候,贵州医疗队及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火速支援重庆;
这个时候,重庆有近52万志愿者在超负荷工作着,就如几个月前的重庆山火的摩托车志愿者一样,他们义无反顾,以自己的努力来保障这座城市两千多万人口的正常生活;
……
2022年11月11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简称“防疫新二十条”。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很多城市开始调整防疫措施。
◎安徽合肥:倡导婚宴应办尽办,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但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
◎海南三亚:调整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不再甄别次密接,对目前正在隔离的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
◎广东省:密接者由“7+3”调整为“5+3”;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入境人员“7+3”调整为“5+3”;离岗轮休的高风险岗位人员7天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监测;在管的次密接人员解除隔离。
……
当然,还有舆论聚焦下的城市——石家庄。
13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公开发表《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表示坚决落实“四早”要求,把防控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对划定的高风险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除此之外,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4日多家医院表示不再提供免费检测,目前只提供收费检测。
14日多家药店“连花清瘟”卖断货。
三年的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众生百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的做法似乎与大趋势格格不入。
小区业主群里,这几天由原来的议论“封城”和“静默”,一改画风,热烈地探讨着“新二十条”来。奇妙的是,前段时间还满腹牢骚的斥责管控太严,现在又对很多城市看上去像是要“全面放开”的防疫措施充满担忧了。
他们是同一批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大部分人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有车贷;靠工作挣钱糊口,用双肩担起家庭。不想管控太严,是因为“停手即停口”,身体暂停了,可生活还要继续;担忧全面放开,是因为害怕疫情一旦失控,身处病毒之中,不得幸免,哪怕仗着年富力强能熬,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怎么办。
人性的复杂和思想的矛盾,显露无遗。这或者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真实写照,我也是其中之一。现实而无奈。
三年的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众生百态——有善良的、有激情的、有丑陋的、有悲伤的、有愤怒的……病毒发展到了拐点,我们很多的人生也走到了拐点。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是14亿多人口大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9%,医疗硬软件各地方严重失衡,全国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到4张。疫情之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一直是多年来的 会顽疾。
这就是我国的现状。国家的防疫政策如此小心,“小步走、不停步”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很多人认为“新二十条”就意味着“全面放开”,即“躺平”。我不认同,至少从“新二十条”的字里行间看不出来,看到更多的词是“优化”。所谓“躺平”指的是“除了疫苗接种,其他所有防控措施不强调也不执行”。很明显,与“新二十条”有本质区别。结合我国的医疗现状,我国不可能在防疫上立马“躺平”。
但我们都在担忧、都在焦虑,三年来,防疫措施确实在这次明显放宽了,或者说优化了。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消除担忧和焦虑的关键是什么呢——是说服,说服老百姓,“新二十条”一样能有效防控,同时还相较以前更能最大化的不影响正常生活。
我们缺少说服。说服需要的是,官方权威的对现在的“奥密克戎”的客观、真实、科学的解读——传播途径、各群体的感染几率、疫苗的保护作用、普通人的正确防护方法、针对不同症状的正确治疗措施、无症状者与确诊者的传染率差异、后遗症率反馈、重症率和死亡率以馈,等等。
三年来的严格管控,以巨大的整体和个体经济牺牲,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我们没有足以得出正确结论的庞大数据作为支撑。
今天公布的各地本轮疫情重症数据中,广州超3万人感染,无一重型、危重型患者;北京1187例感染,重型2例;重庆超8000例感染,重型3例;郑州本轮疫情没有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说实话,这样的基础人数,只能作为参考,难以形成规律性的结论。大部分老百姓对病毒的认知还停留在2020年。
石家庄在用自己的方式替中国的防疫蹚出一条新路;重庆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艰难却顽强地继续向前;他们用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城市性格,竭尽所能地努力着。
不知道为什么,看上去有点悲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