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市民谢先生发现,自己的朋友老赵每天都靠39999步占领“微信运动”的“封面”,“封面”图上还留着“本广告位长期招租”的字样。老赵告诉他,只需要有一部root权限的安卓手机和一种名为“微信运动修改器”的软件,谢先生也可以占领好友的“封面”。不久后,谢先生也成为了“广告位长期招租”的微信用户。
红星新闻发现,除了靠“技术流”上榜,更有一种新的刷步“神器”已悄然流行。这种被称为“摇步器”的工具将手机固定后开始有规律的抖动,有些一小时能摇5000-8000步。一些电商平台上,销量最高的店铺甚至一个月能卖5万多台。
据了解,用户使用摇步器的目的可谓五花八门,不少人是针对众多APP上与计步有关的公益项目;而由于不少保险、商城类产品推出“步数换福利”的营销策略,有些人则企图用摇步器“薅”到更多的“羊毛”。
然而,这种“开挂式”虚增计步数的刷步行为合理吗,是否对运营商构成侵权?
适用各种计步APP 店月销售超5万
与老赵用软件更改步数不同,摇步器将手机固定在一个电动的摇摆器上,模拟人走路时的摇晃,通过物理方式产生运动步数,“欺骗”手机中各款APP的计步系统。
根据产品介绍,这款产品适用于“微信运动”、“平安好医生”、“支付宝蚂蚁森林”、“咕咚”、“平安金管家”等多个带计步功能的APP,适用于6.4寸以下所有的智能手机。
摇步器适用于多种带计步功能的APP。
客服称,这些摇步器一小时能摇5000-8000步左右,但要视不同的手机而定。对于是否会被封 ,该客服表示:“软件公司不断在更新,我们也不断更新产品,目前暂没收到客人反馈有出现封 ”,但同时表示并不能保证所有软件。
产品需求量“非常大”,还有专利
在阿里巴巴搜索“摇步器” 10家有9家厂家位于浙江。电商平台截图
在这家塑料厂的阿里巴巴批发店,“摇步器”占领了最醒目的位置。林经理说:“去年开始周围很多厂家都开始做这个,所以我也开始做这个了,没想到生意这么好,到现在为止全国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林经理介绍,他所在的加工厂有多种款式的手机摇步器,每天可刷的步数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如果大批量购买,可以在9-42元的价格上再略有一些优惠。
“刷步”参与公益,也可步数换“福利”
“占领封面”后用来打广告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量用户购买摇步器到底有什么用?不同的用户给出不同的答案。
此外,据《新京 》 道,有广东某大学学生以此应对“每天锻炼步数达10000步”的要求;据《广州日 》 道,广州一家公司要求员工每个月走18万步,多位员工购买摇步器以完成考核。
目前,在诸多计步数的平台上,有不少与公益相关的活动。以“微信运动”为例,每日出行10000步即可参与公益捐赠;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也会因出行步数产生“能量”,用户通过收集“能量”可参加在沙漠中植树的公益活动。有用户介绍,使用摇步器后每天可以收到最多296g的“能量”。
据了解,这也是诸多摇步器商家在商品的详情页面介绍其“宝贝”参与“公益宝贝”计划的原因:大多数用户都对公益有一定的关注。
除此之外,红星新闻还注意到,如今有诸多保险、商城类产品推出步数换福利的项目,也在激励着人们“走走走”,步数越多,“薅”到这些产品的“羊毛”也越多。
以微信小程序“水滴步步宝”为例,用户步数可兑换为“金币”,而“金币”作为小程序的通用货币,可以兑换精美礼品,1000步可以换得1块金币,一个加热橡胶热水袋需要669块金币,即669000步可以得到。如果用上述8000步一小时的摇步器,则十个晚上就可以换得这个热水袋。
而在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福”产品中,在投保的前两年,如果被保险人通过指定计步平台,至少600天每天不少于1万步,那么从第3年开始,会额外增加10%的保障。
另外,据《北京青年 》今年6月的 道,友邦等其他保险公司也有类似的APP,甚至有保险推销员以刷步神器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客户。此外,像悦动圈、支付宝运动、乐动力等计步软件都推出了走步挑战赛,每天完成步数任务就会有红包或积分入账,有的可以提现,有的可以兑换各种奖品。
律师:用户获得经济利益侵权,商家不侵权
那么,这种“开挂式”虚增APP计步数的刷步神器是否对运营商构成侵权?
郝律师指出:用户使用刷步器获得经济利益并致使APP运营商利益受损的行为,肯定对运营商构成侵权,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运营商面临作弊行为难以有效识别、损失难以确定、举证困难等多重难题。
北京铭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光昱与郝律师观点一致,他认为,摇步器的生产厂家并不构成侵权,“就好比菜刀伤人,要负责的不是厂家,而是使用工具的行为人。”
另一方面,运营商应对作弊行为确实存在困难。红星新闻从平安人寿保险客服部门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发现其官方APP“平安金管家”的部分用户利用摇步器伪造运动数据,但是技术部门目前无法对这一行为作出有效监控,也无法计算作弊对“平安福”这类的产品造成的损失。
一名平安工作人员称,产品设计初衷在于鼓励用户锻炼身体,一定程度上降低保险理赔几率,但当初并未考虑到作弊行为的出现,在条款中也没有明确的相关说明。
该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透露,针对上述作弊行为,公司会考虑通过提高相关产品的奖励要求来应对,但具体标准仍在商榷中,目前也没有针对作弊行为制订惩戒性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